我寄人间白满头+番外(338)

作者:胡桃里夹子

也许是羲和说了什么笑话,那位苏先生垂眸笑得甚是清朗,好似一方郁郁长远的青山澈水。

她愣了愣,心尖颤得有些厉害。

少女情窦初开之时,她极是羞涩,将那份喜欢,藏着掖着,掖得紧紧的,深怕被人发现。

又盼望着他发现,心中又是一片忧愁。

后来的每日,她都提前半个时辰到了院堂,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是小道连清湖,湖边上倚着两棵柏树,树影半波,半遮半掩着半扇窗,窗里有半个雅致的身影。

他或是在吃茶,或是半倚着在看书,都瞧得她心生欢喜。

约莫离授教的半刻前,她便能瞧着苏凤年走过那条石径小路,经过两棵大树,穿过院门,落衫欣欣,缓缓来矣。

课后,她便随着苏凤年身后,走过一座石板桥,途径御花园,园前有五株西府海棠树,那时正是海棠花开时,红色雪花般飘了满天,绛雪一般。

苏凤年不曾驻足,不曾回首,也不曾发现身后有个她。

那落了一地不长的海棠道,她走着,觉得与苏凤年,隔了不知多少里,好似隔着几重山又几重水。

苏凤年穿过右宫门,去给东宫里那位孤僻的小太子授课,她穿过左宫门,出了东宫门,回了府。

这便是她的一天,小心翼翼的一天又一天。

挨过一个春秋,她将那点小心思藏得很好,她以为的很好。

二月月末时,那北境使臣将王命渡长安,隔日便在大殿上指名其皇子要娶她。她那魁梧的爹爹舌战群儒,硬是将那婚事推了去,虽落得个被皇帝禁足,罚了好几个月俸禄的后果,那桩联姻的糟心事便落到了年仅十六岁的羲和公主身上。

次日在城门口,羲和崩溃的质问她为什么不嫁给北境王子,为什么要推了那婚事,为什么要让她去和亲。

顾锦书哑口无言,那桩和亲的婚事落在羲和的身上,她也惊讶无措。

围观的百姓有好些,城门城将不敢拦着羲和,于是羲和的指责便渐渐偏了去,开始讽笑她:“道是什么规矩的闺门大小姐,背地却是不知羞耻,罔顾师生尊卑伦常,对尊长生出私情,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有何脸面呆在这长安之中?凭添你顾家笑话?”

顾锦书愣了愣,手脚冰凉,如置冰谷。

周缱的目光不可思议,惊愕,更多的是鄙夷。

常道:“弟子师事,敬同为父,”于此而言,她便是那乱伦之类,被世人所不容,一生耻笑,一生厌恶唾弃。

长安城里流言四起,也当然,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那逆伦的罪名便以莫大耻辱按在顾家之上。

那也的确与他无相干。

她每日待在家中,静心的练书法,她那爹爹曾探言问:“吾家的乖女儿,可真的喜欢那掖内苏凤年?”

她也没避讳,点头回道:“喜欢。”

喜欢苏凤年,在所有人看来,名不雅正,莫此为甚,可她真的喜欢,从小到大,她没对一件东西那么执着着迷过,比起被世人鄙夷唾弃,她连放弃喜欢他都不敢想,那定是一件乏人又难过的事。

家中兄长同她道:“苏凤年此人表面温和不问世事,实则冷漠无情,心深同海,谋沉所同,诤友尚可,非良人。且这世间和玉,虽是少矣,也并非仅有。”

她揺着头,反问道:“兄长又为何迟迟不愿娶亲?心中难忘的可是世间仅有?”

这世间上的的确确仅有一个苏凤年,让她有一意孤行的冲动的苏凤年,兄长心中所念念不忘之人也定仅有,这世上每个人都是仅有,哪能是替换得了的?

羲和最后一次上课,依礼,她仍要进宫伴读,那几位皇子围着她戏谑道:“锦书,可真如传言般,你真喜欢苏太傅?”

“你莫不说话,本皇子道你每日提着一盒子糕点做什么,原是有目的的。”

锦书蹙了眉,一言不发,任他们嘲笑,低首望了望桌下的手盒子,隐约中有淡淡的香味。

羲和阴阳怪气的嘲讽她不知羞耻。

锦书垂着头,那点刚长成的心思好似被人使劲锤了下去。

她还是有些不甘心,授课的不是苏凤年,换了个老头。

她向来也不是那扭扭捏捏的女子,既然世人都知她喜欢苏凤年,她也不想遮遮掩掩。

她循着那条苏凤年走过很多次的路,到了那太傅休息的阁处。

她探首,瞧见了那有些瘦弱却挺拔的身影,只一眼便认出了他,便是那侧影,也极是好看的。

都道喜欢一个人总是小心翼翼,她头一回知道了这种感觉,开口也是颇紧张的:“苏先生。”

苏凤年并未回过头,而是那低缓的声音:“请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