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71)

作者:刘宗凤

经过对每一个人迅速打量一番之后,杨凡觉得心中初步有了个底。于是,接过黄新华的话说:“噢,不会吧?我投牢之前,常听看守所的人说,S监狱所关押的全都是轻刑犯人,难道传闻真有不实?”

魏华听了杨凡的话后笑了,说:“岂止不实,简直是相差甚远啊,告诉你吧,在S监狱死刑犯都有。在我们中队的禁闭巷里就关押有好几名死刑犯,今天早上我带人进去检查内务卫生,看见他们一个个仍在禁闭仓里哩。再说,就我们编辑部里几位来说,老黄就曾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过,他算是我们这里的成功人士,投牢短短八年时间,就让自己的余刑减至不到十一年,在我们监狱算是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无来者了。还有,老王是无期徒刑,李春林是十五年,我是十七年。怎么样,是不是都够得上重刑犯的标准?”

经魏华一说,杨凡才知道,原来S监狱也关押有重刑犯和死刑犯,而自己的刑期在整个编辑部里仍算是最轻的一个,想到此,心中不免感到了一阵轻松。但他仍对监狱关死刑犯一事不理解。他说:“据我所知,看守所里,死刑犯是不被送到监狱来的,为何监狱禁闭巷的监仓里会有死刑犯呢?”

“噢,监狱里的死刑犯当然不是从各地看守所送来的。”魏华略停了一下抽了一口烟后说:“按规定这是不能随便说的,不过既然已经说开了,但说也无妨。是这样的,简单地说,监狱里的死刑犯,全部都是原已被判重刑如死缓、无期等的犯人,来到监狱后因抗拒改造,如实施脱逃,打架斗殴以及私藏现金及不良书刊等违禁物品,情节严重者,由监狱向当地管辖法院对其提出执行死刑判决的申请,通常当地法院都会依照监狱所提出的申请不用开庭就可发出对该犯的死刑判决书。所以,对已被判重刑的人来说,投牢后尤其应加倍小心,不可行差踏错半步,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按理说,一个人既然已被判处重刑,投牢后事事小心谨慎,这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把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对吧?”杨凡以请教的口吻说,“所以照此推理,重刑犯转判死刑者数量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对吧?”

“那也不全是如此。”王义桥接过话说:“一个人一旦被判重刑尤其是被判死缓,投牢后,要面对漫漫刑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王说得对,我本人就有切身体验。十年前,当双手从法官手中接下法院对自己的死缓裁定时,整个脑袋顿时‘轰’的一声响,人都呆住了。即使是此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想都不敢想死缓二字对自己今后人生意味着什么?”黄新华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在我脑中唯一存在的想法就是:这一辈子恐怕要在狱中度过了。现在回头去看,其实,即使不幸被判死缓也没有什么太可怕,我投牢八年,加上在看守所待的时间,失去自由已过十个年头了,但我刑期却从死缓减到只剩下十一年不到,要是乐观一点估计的话,再有四五年应该可以自由了。”

“是啊,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老黄这样想得开哩,实际上,根据我投牢四年多来所亲眼目睹到的,大多数人都很难接受‘死缓’或‘无期’这样一个事实,要知道,一个人一旦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或对前途失去信心的时候,往往是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的,对吧?”王义桥又说。

“不错。”魏华点了点头,进一步加重语气说:“事实上,现在被关在禁闭巷里等待被押送刑场执行枪毙的人,据我所知,多数都是因为对自己前途失去了信心,从而产生了企图冒死逃离监狱的想法,结果自然是脱逃不成,却把自己的性命给丢掉了。”

“还是一句老话,拥有自由的人,不懂得珍惜自由,只有当失去了自由之后,才真正明白到自由的可贵。”杨凡深有感触地说。

“是啊,这可以说是人的通病,而且也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性,即每明白一个道理,都必须要付出一定代价,正所谓天上从来不会掉下免费的午餐一样。”黄新华用力抽了一口烟,转身问王义桥:“老王,上个星期四挂出的宣传标语还没有收回来吧?”

黄新华的一句话,顿时提醒了王义桥。原来,上个星期四为了迎接监狱管理局领导来监狱检查工作,高科长要求图书组必须在监狱大门口及办公大楼等处挂上多条大型横幅宣传标语,按照当时高科长要求,昨天下午收工前就应该及时把各处标语收回来的,而且这个任务是交给王义桥和李春林去完成的,可能是他们二人一时忘记了,以至到今天仍未把标语收回来。于是,王义桥立即同李春林一道,拿上有关工具并在学校大厅右侧的走廊上拉上了一辆板车就出发去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