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山(167)

作者:刘宗凤

“好。”

杨凡信步来到了学校大厅里,原来李春林他们正在南面的走廊里沾贴标语。“各位辛苦啦!”杨凡笑着向他们问候。

“你好。”李春林回应道。

“收工之前能全部沾贴好么?”杨凡问。

“有点困难。”张剑波答道。

“这样吧,我现在去同高科长说说,争取今晚都加个班如何?”

“太好了,就看你的了。”李春林高兴地说。

于是,杨凡走到电话机旁,拿起电话接通了教育科。由于高科长不在,是欧阳干事接的电话,他爽快地答应了杨凡的要求,只是附加了一个条件,要杨凡保证不让他们离开学校到处乱跑。对此,杨凡自然是满口应承了。

晚上,王家胜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就把最后一条标语写好了。李春林、李星、张剑波和王长根等人,则仍继续在沾贴标语。王家胜由于忙碌了一整天,现在总算可以好好休息一会儿了,他特地来到杨凡的资料室,想讨一杯热水喝。

“老杨,你这里还有热水么,我那边的热水早已被他们喝完了。”王家胜问。

“有的,你自己倒吧。”

“还要你陪着我们加班,真不好意思。”王家胜坐在一张椅子上喝了一口热茶后说。

“那里话呀,你们才辛苦,我什么也没做,有什么好辛苦的?”杨凡笑道。

“老杨,听说这次一共要枪毙好几个人,是真的么?”

“是真的。”杨凡答道。

“不过,我坐牢时间长,见得也就多了,也可以说是见怪不怪了。”

“改革开放以前,据说监狱每年所枪毙的犯人比现在还多得多,是这样的么?”杨凡询问道。

“千真万确。那时候,被拉出去枪毙的人,多数都是因政治上原因如发表反动言行等,相反,因打架斗殴而遭枪毙的犯人,却所见甚少。”

“在S监狱三十年了,S监狱的点滴变化,应该都逃不过你的眼睛的,是吧?”

“那是自然,记得我刚投牢时,建新学校这栋房子还没建起来,而现在你看都已经破旧得不像样子了。还有,这里的许多警察,我是看着他们长大成人的。几十年来,仅监狱长就不知道已换了多少个了。”王家胜带有同分倚老卖老的语调说道。

“如果要写《S监狱志》的话,看来你应算得上是一名非常合适的人选。”

“这话一点不假,不是我吹牛,要是论对S监狱的过去和现在的了解,我敢说,在S监狱还真没有一人会比我更熟悉它的了。”

“我相信。”

“但是,话又说回来,熟悉它又有何用呢?即使有一天要写《S监狱志》,难道他们真的会信任我并允许我参与编写么?”

“如果真有其事,那也说不准的。”

“告诉你,老杨,这是绝不可能的。其实,你应该也早看出来了,S监狱到现在仍一直‘左’得很,改革开放以前长期鼓吹的斗争哲学,在今天的S监狱仍很有市场。所以,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会让一名曾是犯人的人去参与编写《S监狱志》这一‘神圣’的工作的。”

“也许你的观点是对的。”杨凡坦然承认道。在杨凡看来,改革开放是对的,是很及时的,否则,自己也不可能有机会进大学读博士,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企业家。因为改革开放之前,人们一切都是听从上面的安排,每个人不可能自主选择工作机会,作为一个农村人也决不可能有机会进城工作的,更别谈成为一名城里人,享有自主创业的机会了。所以,在杨凡的内心深处,他一直是真心地感恩改革开放的,并庆幸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的。

这时,李春林、李星、张剑波和王长根等人也已完成了手上的工作,来到资料室里。杨凡让他们各自找凳子坐,想喝水的则自己拿杯子倒水喝。同时,杨凡给抽烟的人每人丢去一支香烟。

“各位辛苦了,可以先休息一下,今晚中队还没有进行点名,所以,我们不用急着下中队去,等到九点半后再回中队也不迟。”杨凡话中带有几分明显的对同改们的体惜之情。

“杨主任,听说要枪毙人,是么?”张剑波问道。

“怎么你也这样问我,真烦人。一天多来不知有多少人问我这个问题,我自己已不记得回答多少次了。”杨凡笑道。

“我确实不知道才问你的。”张剑波解释道。

“我知道,不过,你一问倒让我想起来另外一件事。趁大家都在这里,我就顺便说一下。”

“什么事这么重要?”李春林问。

“是这样子的,高科长交代,要我们在最近几天里格外小心,狱政科的人会经常到监狱各处去检查,切不可在这风头上犯错误。所以,这几天,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最好不要轻易离开建新学校,大家应该都能做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