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八次奇妙人生(353)
从那时候起,她就总对女儿有意无意说这些话,说将来不用她管,自己要去住养老院。
听到女儿说不行时,她心里就很开心,却还是装作自己一定要住养老院:“……唉,妈妈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你将来要有自己的小家,有丈夫有孩子,你真的不一定有时间精力管我,就算你有时间了,我们也不一定能住到一起去……现在养老院也挺好的,我觉得还是住养老院吧。”
女儿只是说“不行”,却并没有如她所愿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陈爱萍有点失望。
更失望的是,好像就是从这两件事后,她更加不愿意给她打电话,和接她的电话了。
陈爱萍觉得她和女儿已经快要冷淡成陌生人了。
这让她既伤心,又不安,又愤怒。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她给女儿打电话时,越来越小心翼翼,甚至会事先仔细想好自己要说什么话,打好腹稿,才打电话。
而因为女儿总是不接电话,她也越来越多去发微*信跟她说话,这是真正的无奈之举。
意识到这些,她当然只会更伤心更愤怒……
此时此刻,陈爱萍独自面对着这么多的相册,发了会儿呆,长长地叹了口气。
真不知道,自己怎么能把简简单单的事情处理得那么难……
她再次环顾除了她以外空无一人的屋子,觉得安静得让她简直想要窒息。
她想去打开电视,放点声音出来,又觉得吵。
似乎什么都懒得去做。
陈爱萍捂住了脸。
……
过了会儿,她拿出手机,把相册里自己最喜欢的几张女儿小时候的照片,也有她们母女合照的照片拍了下来,发给女儿。
“在家里收拾老照片,发现了几张拍得还好的。发给你看看。”
过了没多久,女儿发了个笑脸过来,说:“好可爱啊,我要保存起来,我小时候长得真可爱,妈妈也好漂亮好有气质……”
看女儿回得积极,陈爱萍欢喜起来,又发微*信给她说:“你这两天还好吗?又加班了吗?早点辞职考公务员吧,好好找个男朋友,晚上我给你打电话。”
结果女儿又不回了。
陈爱萍等啊等,等了好久也没等到女儿的回复。
她只好去买菜,回来做饭,自己一个人吃完饭,睡了一个小时午觉,女儿还是没回。
她气得发抖,又失望到极点,恨不得打电话去骂她。
可她知道这时候是女儿上班的时间,不该打扰她,只好忍住。
她默默看了会书,又看了会电视,天就黑了。
吃完中午剩下的饭菜,她又无所事事了。
算了,晚上去跳广场舞好了。
虽然她根本不喜欢跳什么广场舞,也不肯承认自己是大妈,但是,广场舞至少还能遇到几个熟悉的人,聊聊天,不那么寂寞……
第222章 思考
当李如洗发现自己成为陈爱萍时,她很难受。
陈爱萍负面的情感实在太多了,寂寞、凄清、绝望、悲伤、怅惘……对孩子的失望,对衰老和死亡隐隐的恐惧,对丈夫的怀念……让她有一种被痛苦淹没的感觉。
这种感觉不是瞬间的剧烈痛楚,而是一种沉浸的、腌渍的、绵绵入骨、无法剔除的感觉。
她好像被腌在痛苦的缸里的一棵白菜,那些所有的难过,无所不在的,挥之不去,把她从头浸泡到尾,一直深入她每一寸皮肤,血肉和骨髓。
生活在这样的负面情绪里,李如洗觉得,陈爱萍可能很快就会生病了。
她想起自己曾经梦到过的那个跳楼的少年,这个梦给她的感觉有些类似。
苦痛和困难来源于内心深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梦面临的困境比那个少年的梦要理性、好梳理,但从另一意义来说,其实这个梦比那个梦还要难解决。
青春期的痛苦是混乱的,莫名的,难以名状难以言说的……要找到一个核心,让他认识到生的美好和价值,其实并不容易,但是年轻人又是懵懂而冲动的,血是热的,生来就带着生命的力量,要找几个方面刺激这种热血,令其留恋生,却也不是做不到。
少年是易于改变的,乐于接受和学习的。
但五十六岁的陈爱萍早就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生活方式,她是很难改变的。
一个受过教育的五六十岁的人,是很不好糊弄的。
……
李如洗仔仔细细地观摩了陈爱萍的心灵困境。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没有人能解决。
人皆好生而恶死,可惜,随便是谁,终究也难逃一死。
如果没有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又哪来这个地球上的诸多宗教呢?
李如洗总不能让陈爱萍去信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