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辞色(37)
“想为我丈夫做点什么吧。”我笑笑,目光转到台上开始讲述的说书先生身上。
“毕竟他对我这么好。”
莫澜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看来叶思臣的爱妻美名她也有所耳闻。先生一开讲她便迅速转移了注意力,捧着脸专注地听先生的段子。
我听着说书先生讲些真真假假的事情,当年齐国灭亡后的四国混战中,姬玉如何帮助宋国灭了其他三国。说来当年我和他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都选择了宋国为基点,双管齐下,怪不得事情会这样顺利。
或许这也是他找上我的原因。
在说书先生的嘴里,姬玉是个绝顶聪明算无遗策的神人,更是温润如玉皎皎君子。
当“温润如玉皎皎君子”这八个字从说书先生嘴里说出来的时候,莫澜点头应和着,邻桌却传来喷水紧接着咳嗽的声音,好像是有人因为这几个字呛着了,那边传来一声小小的感叹。
“这也太离谱了,姬玉听了要笑得直不起腰来。”
我转过头去看着邻桌那个蓝色衣衫身形瘦长的男子,他与姬玉相仿的年纪,气质更为儒雅沉稳。可能是感觉到我的目光他也转过头来看着我,为他刚刚的失态报以歉疚的笑容。
我看了他半天,不禁笑起来。散场的时候我请莫澜稍等便走到他的桌边,他疑惑地抬头看我,笑道:“姑娘有何事?”
“宋长均,长均哥哥。”我慢慢说道。
这回换他愣住了,拿着茶杯的手僵在半空,直直地看着我的眼睛。
“你……你是……”
“我是九九。”
他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的,失态地撩起我的面纱,惹得方妈一阵大骂还护鸡仔似的把我和宋长均隔开。宋长均眼眶湿润了,他也不顾方妈的叫骂径直推开她,扶着我的肩膀上上下下地打量我,口中不断感叹道:“真的是你……你还活着,万幸万幸,活着就好。”
他是宋息,字长均,先齐太史令之子,齐国世子伴读,和我们一起长大,如同我的兄长。太史令大人故去后他便辞官去周游列国,从那之后少有音讯。
我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他。
宋长均被方妈骂的狗血淋头,仍然是又哭又笑难以平复。莫澜看到我们这边的动静便也走过来,小声跟我说——这男人是不是疯了。
我一边安慰宋长均一边对莫澜说:“这是我邻家的哥哥,如今我亲人都已去世,他的亲族也已经散了。我们虽无血缘关系,如今却如同亲人了。”
宋长均稍稍平复下来之后,听见方妈喊我夫人,惊诧道:“九九,你嫁人了?”
我点点头,笑着说:“不久前的事情,我的丈夫是安叶米铺的叶老板。”
“啊,有所耳闻,他对妻子特别好……原来他的妻子就是你啊。”宋长均十分欣慰,感叹着:“没想到如今九九你也嫁为人妇了。”
小时候他似乎说过,担心我嫁人之后和夫君会难以想处。如今看他感叹的样子,应该还是一样的想法。
第18章 故友
宋长均说太史令大人病故后他辞官去游历各国收集史料,期间齐国发生种种变故,兵荒马乱中他也没有能再回齐国。上一次回去的时候,只知家人多已故去或者离散,也无甚牵挂了。
从前的太史令大人也好宋长均也好,都有着修史书的心愿,这些年宋长均在各国间游历寻访旧事,记录成册,正在编纂一部从夏禹时期至今的全史。
我听着宋长均讲述这些年来他去的国家,得到的史料,寻访的旧人。他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神采飞扬。多少年了,他变了很多,但这一点却一直没变。说起他要编的史书来,总是眼睛发亮。
莫澜对宋长均讲的这些事情也很感兴趣,饶有兴致地坐在一旁听着。宋长均也是聪慧的人,讲自己的故事从头到尾也没有暴露我的身份,只说我是邻家商铺的小妹妹。
我们正聊着,却见不远处走来两个家丁模样的壮实男人,其中一个颇有些不耐烦地对宋长均说:“时间到了,该走了。”
宋长均脸色变了变,一副好心情被糟蹋了的表情。我看看他身后趾高气扬的家丁,再看看他,问道:“长均哥哥,这是怎么回事?”
宋长均苦笑一声,说:“遇上了麻烦。”
“麻烦?我们家小姐愿意嫁你是你修来的福气,你居然说麻烦!不知斤两!”那家丁呵斥道。
我上上下下打量了片刻那些家丁,这么好的衣着这么狂傲的态度,暮云城里除了杨家就只剩另一家了。
“你们是昌义伯的仆人?”
“正是。”
果然是昌义伯家的人。
昌义伯是吴国国舅爷,他又将女儿嫁给赵国国君一手促成了吴赵联姻,还推动了联合出兵余国的战事。如今吴赵联军节节胜利,昌义伯在朝中可谓是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