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770)

作者:刹时红瘦

说到底朱夫人一案已经尘埃落定,倒霉的是万氏,安陆侯府和沈皇后均为受益,谁也不可能掀发旧案,当惠妃入宫之后,随着时过境迁,其实安陆侯府手头的把柄已经对沈皇后不成威胁,因为对于朱夫人一死,他们两方是同谋,揭曝真相对任何一方都没有好处。

沈皇后针对曹安足,为的根本不是朱夫人这桩把柄,是她明知安陆侯府有夺储的野心,且曹安足俨然已为安陆侯府的党徒,曹渠这个把柄,沈皇后原本应当打算用在更加关键的时机。

可为什么会突然抛出来,换取龚氏一条已经无足轻重的性命?

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沈皇后为了给春归出口恶气。

惠妃其实并不认为龚氏不能死,但她极其气愤的是一点:“曹渠虽入都知监,在曹安足众义子中最有前途,但不过一介宦官,怎比得龚氏到底是安陆侯府与曹安足间的纽带要紧?!曹安足却宁肯舍弃龚氏,他又怎是心甘情愿臣服我安陆侯府?”

更加可恨的是,龚氏一死,且是死在安陆侯府,安陆侯府俨然是向沈皇后低头告错。

“侯爷也是无可奈何,侯爷让妾身转告娘娘,弟妇虽说也是曹公公义女,但与曹渠这义子,在曹公公看来分量确然悬殊。”

有了这句提醒,惠妃也回过味来。

龚氏原本只是隶属东厂的暗探,为曹安足培教用于刺探太师府的内情,这和多少暗探其实并无区别,也就是因为朱夫人一案,龚氏先是被糊里糊途的朱老太爷认作“外孙女”,后来安陆侯府为了和曹安足进一步稳固“情谊”,曹安足才认了龚

氏为义女,但龚氏不可能继承曹安足的人势。

曹安足虽是宦官,但他并不是生来就为宦官,他本是良籍出身,有自己的父母兄弟,好容易混成了东厂的理刑百户,奈何光宗帝崩,弘复继位,弘复帝信重的是高得宜,曹安足从此难有寸进,他这理刑百户还不足够光耀自家门楣,为兄弟侄儿争取高官厚禄,也只能是资助他的血缘至亲可享锦衣玉食。

但曹安足已经年过五旬。

他豁出性命相助惠妃及十皇子夺储,为的无非是有朝一日取高得宜代之,如果他能成为东厂厂公,执掌司礼监,才能替兄弟侄儿争得荣华富贵,可曹安足也会担心老天并不会给他这么长的命数。

功未告成身先死,难不成他还能指望安陆侯江琛能知恩图报?

所以他才苦心择选了个义子曹渠成为他的继承人,曹安足义子虽多,但不是随便一个都能像曹渠一样“忠孝”,会在曹安足死后仍然照恤曹家子弟,更不是所有义子都能够在高得宜的打压下,步步登高,跻入都知监,赢得亲近圣躬的机会!

这个义子的份量,又哪里是龚氏能够相提并论?

不过惠妃虽能琢磨清楚曹安足的心态,却并没有因此消除气怒:“曹安足如此顾私,而全然无视安陆侯府的颜面,可谓不臣狂悖!”

“娘娘,侯爷还叮嘱,曹公公如今也多靠曹渠才能掌握不少乾清宫的内情,目下便有一件,曹渠竟然察实太子妃和太孙的对话,太孙犯下忤逆不孝的罪错,且极大可能已为皇上知悉!”

“怎会?”惠妃面色又是一变:“我才听说皇上因为太孙察实高氏罪错而龙心大慰,恩赏了太傅钟淦。”

“君心难测,皇上为何恩赏钟淦侯爷也不得其解,不过曹渠已经献计,侯爷正在运筹,若这回能够功成……太孙必被废位,娘娘与殿下便能达成愿望!”

长乐宫中姑嫂之间一番密谈,无疑已经宣判了龚氏的死刑。

她跟着江大太太出宫的时候,春归迎面而来,看着这个死期将近却无自知的妇人,莞尔一笑。

害死朱夫人的凶手之一,好走不送。

------------

第435章 夫君出手

弘复帝的心情自从慈庆宫险变就有如被晃动的千秋架,忽上忽下没个稳定。

御案上的镇纸短短几日间就又报废了三把,但好在弘复帝一贯不爱迁怒旁人,所以乾清宫里的内宦宫人倒是有大多数都没感察到君主浮躁的情绪,虽说是一年中最阴沉森寒的季候,宫中气氛尚且不算十分凝重,也就只有高得宜时时处处都赔着小心,又且要想方设法见缝插针的逗趣。

他也不知陶啸深究竟请教了哪位高参,总之两人再经一场商会,终于决定一齐向皇上禀明子虚庵里的对话,太孙眼下还未能从子虚庵“侍疾”回宫,而弘复帝看上去已经不打算立时斥责太孙那不臣不子的用心。

许是皇上终于明白,他的那位皇长孙已经不能够因为几句斥责就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了。

上一篇:嫌妻 下一篇:贵妇小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