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645)
接下来就又是一番商量计定。
渠出自是立即将何氏的阴谋通报春归。
而后还不忘发表心得:“大奶奶设计一逼,何氏果然露出马脚,只没想到她竟然编造出这么一番奇谈,那蒋氏也够蠢的,居然还真信了……也不细想想,伍家大老爷容貌随了母亲,二老爷随了伍尚书,是以大老爷虽然年长,相貌却比弟弟更加英俊,大太太哪里可能反而爱慕小叔子?!”
春归:……
“不是全天下都以貌取人的。”但也当然是不信何氏对长嫂的指控,春归分析道:“我虽说没见过三叔母的两个兄弟,却见过大太太,当三叔母教诲伍小郎时她分明又愧又急,担忧心疼之情显于形表,又就算三叔母同她说起怀疑蒋氏暗中唆使伍小郎疏远生母时,伍家大太太反而认为是叔母多疑,就连叔母与她商量以计相诱时,伍家大太太起初仍不认可,生怕她果真妨克子嗣有损儿子的安康,三叔母好说歹说才说服她配合行事,却仍一再强调,万一经察,那术士并未得人指使确会测卜之术,便万万不能冒险母子相认,我怎么看,大太太也不可能虎毒食子。”
渠出连忙表示赞同:“我在伍家也呆了几日,压根没见大太太私会过小叔子,何氏也根本不曾和二老爷
争执过,当面指责二老爷和嫂嫂通奸一事,所以才断定是何氏信口雌黄,哪里是以貌取人了?”
“何氏之所以编造这番说辞,应是她的确没有手段收买拉拢更多仆婢为她所用,连对蒋氏,她除了施恩救治其长子,也并没有更多手段笼络,她自信仅仅限于唆使伍小郎厌恨生母,蒋氏不至于背叛,可她并不信任当蒋氏得知她更多的恶行,仍然会言听计从。但这回伍尚书俨然是要究察旧事,何氏难免慌了手脚,那个叫空虚子的术士应当不算名头响亮,否则也不至于能被何氏轻易收买,这样的江湖骗子,被堂堂尚书寻获的话,根本不可能为何氏守口如瓶,何氏也知道空虚子不可靠,她现在只能利用蒋氏助她脱困。”
“我也觉得何氏虽说品行恶劣,但似乎脑子不够聪明。”
“我想不通的是她从哪里学来的医术,又从哪里学来那套害人的手法。”春归这一疑惑未得解开,又疑惑另一件事:“还有叔母提起经莫问测卜时,何氏压根没有质疑,她似乎极其相信世上真有身怀异术的人,可空虚子却是她收买来的神棍,我好奇她对术士的心怀敬畏究竟源于何人。”
倘若不是逼入绝境,何氏根本无意质疑莫问小道的术法,所以她应当相信莫问确能测卜吉凶,甚至如传言一般当真懂得通灵之术,虽然莫问小道经过数回造势,如今身后的确拥有不少信徒,但则世俗之人往往只爱听信利己话,比如英国公府的蒋氏,被莫问断言不得善终,立即便心生抵触,不再相信莫问的“神通”。
可何氏对于肖氏根本不会妨克子女的“测卜”开始却一点也不抵触,甚至倘若不是三夫人说服伍尚书究察空虚子的话,她应当会隐忍妥协,接受将康哥儿“完璧归赵”的结果。
但何氏当然有理由质疑莫问的卜断——毕竟除康哥儿之外,肖氏已经“妨克”了不少子女。
是何氏做贼心虚?
春归直觉并非如此简单,因为那些孩子如果当真为何氏所害,必定用的也是银针刺穴的手段,她已经得逞,且未露出丝毫端倪,没有大夫郎中怀疑过那些孩子的死因,这件事情可谓察无罪证,何氏对自己的“针法”看来是相当自信的,否则当年也不会私下替蒋氏的长子施针诊治,因为万一无效,导致蒋氏的长子失治,蒋氏很有可能就会对她心存怨恨,只要声张何氏自称通悉医术,何氏如何自圆其说?总不可能胡诌自己根本不会医术,故意谎骗蒋氏,导致蒋氏长子失治夭亡吧?
但她如果承认通悉医术,又该如何解释师承?如何解释对几个侄子侄女的病症袖手旁观冷眼看其夭亡?如何解释对夫家人隐瞒此事?
何氏不可能是因为做贼心虚,起初才避开莫问这一道锋芒,她是当真对莫问心存敬畏的,如果不是走投无路,绝对不会挑衅莫问的权威。
春归认为何氏对莫问的“避让”着实有些不合情理。
------------
第366章 又生枝节
康哥儿愁眉苦脸的回到屋子里,往床上一倒,睁着眼睛呆呆凝视着帐顶,直躺了足半个时辰,却似乎越发觉得昏沉疲乏了,似乎想要喝一杯茶,拖着脚步蹭到案前,一举案上茶壶,却没倒出半滴水来。
他就更觉郁躁了,喊了一声儿:“郧哥,郧哥跑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