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250)

作者:刹时红瘦

初一想仿佛憋屈,仔细一想,要真让她做太师府的主母……

春归但觉脖子上一凉,膝盖都软了。

但她也总算更深层次的领会了兰庭早前那番行为的用意:要换别家,长辈要教训新妇,相公挡在前头只能激发长辈的怒火,叫新妇日后更有漫长的苦头全然可抵一日三餐了,但我遇着的情况却不一样,要若大爷不闻不问,由得我让长辈下马威当头棒的“招呼”,这岂不是表明他压根就不满意这桩婚姻?我还想偷懒呢,指不定立即就被抓了把柄一封休书赶出门。

兰庭是家主,连老太太都要顾忌着,所以他当众表明态度才更利于春归今后的安稳,他是为了告诉家人,无论这桩婚姻是谁作的主,但春归都是他明媒正娶的结发元配,他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借口的怠慢。

如渠出的判断,正是因为有了兰庭的袒护,老太太才会破天荒的埋怨彭夫人,就算不当兰庭和春归的面前,她也并未表现出任何锋芒。

春归想:这下老太太应当会另图别策了。

不管怎么说,至少不用日日面对尊长的苛厉挑剔,和各路占据道德尊位的人物明火执仗的交锋,虽说尔虞我诈也是另一种心累,但总算减除了硝烟的薰冲,少几声咳嗽不是?

这个丈夫真没啥可以挑剔的了,春归在心里百转千回的叹了口气。

------------

第139章 初见赵母

在初入京城第一晚这个躁热不减的黄昏,春归体爽神不清的拜见了老祖宗江氏。

之所以神不清,倒不是因为遗憾天然失去人见人爱的资格,春归自认为她虽有这本事但其实不存这样的妄执,旁人爱她还是恶她于她而言关碍认真不大,就算作为老夫人和二夫人此类和她注定在长时期内同个屋檐下生活的人物,关系的奠定其实还是那纸婚书,说不上任何的情义,更加没有血缘,总不能要求她们对她视如掌珠吧,就像她也无法为了她们两肋插刀一样。

人和人之间的相处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当然不仅仅是功利上的交换,但多半都还是讲究对等的,比如你对我有情,我对你有义,总不能你刺我一刀,我流着血还任劳任怨为你鞍前马后奴隶对主子都没这样的忠诚。

春归之所以忧心忡忡,是她突然意识到赵太师遗嘱兰庭成为家主的不合常理。

家主不等同于爵位,不需要朝廷以及君帝的许可,而是一姓一门的私事,也就是说可以不分嫡庶,只要前任家主认定子侄辈中某人具备贤能才干,就可以将责任和荣誉一并交付。

所以多半的家主过世之前,都不会当好几个已经成家立业的儿子俱在的情况下,把一家主权嘱托给年幼的孙子先不论有没有才干的问题,毕竟父为子纲,让子为父主是违背礼义的。

除非有一种情况,是父辈的尊长尽都无耻之尤、窝囊无能。

可先不管赵二叔、三叔、四叔几位,就春归看来,赵大伯,哦不应该称为翁爹的这位虽然说称不上德厚流光、握瑾怀瑜,行事多有些优柔寡断、摇摆不定,但把家业交给他还不至于一败涂地。

赵太师为何要把这副重担直接交给兰庭呢?需知他去世的时候,兰庭可才十四岁!

春归展开的联想之一是赵太师压根没想守成,他的规划是再进一步,更或者说,京城赵门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已经到了存亡攸关。

所以赵知州才不能担当家主,因为他确然没有带领家人更进一步或者挽回沦亡的能力,所以这个重担才降临在兰庭的肩头。

出于功利的原因会让一个十四岁的少年铤身而

出吗?

春归想赵太师若真是这样的盘算,凭兰庭的性情也不会如此热衷,更不会把祖父当作一生真正崇敬的人。

那就只剩一个原因了,赵家处于危亡的关头,而且除了兰庭,谁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攸关厉害。

而在此联想之外,春归也实在发不出“之二”的联想。

让她怎么神清气爽得起来?

不过还有一件事其实在预料当中,那就是与老夫人的初次会面极其平顺。只略微让春归惊讶的是,在沈夫人的叙述中,春归脑海里幻化出老夫人的形象是一张尖酸刻薄的嘴脸,看人眼白多眼珠少,但说的话还是绵里藏针,让人一个字一个字的拆了找寻不到恶意,但就能在这些字句里感觉到刀光剑影,憋屈得吐血三升身上仍能不见外伤。

但实际上看见老夫人本尊,春归脑子里只浮现出两个大字富态!

没有高颧骨也没有突眼眶,赵大爷和尹小妹都抱有成见的鹰钩鼻也没有长在老夫人的人中之上,老夫人明明是面若秋月,笑容刚刚显露一点两边嘴角就深陷下去梨窝,除了两眼稍有些浑浊不够精神,这多少有损神貌以外,总体而言给人的第一印象不差。

上一篇:嫌妻 下一篇:贵妇小日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