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家的长孙媳(1232)
甚至都比不得那时候,至少在兰庭跟前儿还晓得收敛几分,当真是只长个头不长心智。
兰庭却纵容赵小六的天真烂漫,摸摸他的发顶:“嫂嫂若长住在慈宁宫,等有一天,六弟你娶了媳妇,哥哥岂不是又没人陪了?只有嫂嫂才能相伴哥哥一辈子呢,六弟日后要牢记,敬重嫂嫂就如同敬重哥哥。”
赵小六不够十岁的真顽童,还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终生大事,猛地被兰庭提醒,惊觉顿悟,原本想说他可以不娶媳妇,但竟也晓得他家娘亲恐怕不会允许,话到嘴边竟拐了个弯:“我便是要娶媳妇,也得娶个和大哥一模一样的,这上哪儿找去?所以应该娶不到媳妇了,我就能陪大哥一辈子!”
兰庭:……
小六他娘:!!!
一巴掌就呼在儿子背上:“越说越不着调了!走,别拦着你兄长的道儿,跟我回去,看我不好生教管你!”
“我要搬去斥鷃园……”赵小六话才说半句就被亲娘像拎只小鸡般抓着衣领拎走了。
兰庭好半天才摇头一笑,突然觉得这个家的人事原来也存在这多意趣。
其实沈夫人还是沈夫人,赵小六也还是赵小六,他们并没有变化,变化的是自己的心境,把多少沉重与爱恨放宽,才能体会到生活的本真,可若没有春归……他应当仍然不能勘破迷瘅,不能解开症结,春归说也许他们都经历了重生,但只有陶芳林才保有那一世清晰的记忆。
真庆幸陶氏保有记忆,拒绝了沈夫人的提亲,才让他不再错过不愿错过的人。
在他的那一世,娶妻陶氏,恐怕就是己生灾难的起源吧,赵都御这样一想,忽然就对太子殿下心生些许同情了。
太子殿下现在很火光。
披着一身杀气,直冲安顿淑绢的地方,连原本不怎么畏惧太子的阿丹此时都不敢劝说“冷静”,只好暗中蓄力,以防太子暴起杀人时
及时阻止。
淑绢双膝跪地,浑身颤抖,内心极其惶恐,当太子允许她“改嫁”时,减褪的畏惧之情又再卷土重来,且相较过去更加有如洪水猛兽。
“我已经没有了耐性,只问你一句话,关于陶氏的恶行,你说还是不说!”
淑绢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将她剥皮揎草!”太子一声重喝。
“殿下,还是让奴婢再劝劝淑绢吧。”阿丹都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我只给一盏茶的时间。”太子冷哼,却并没有拂袖而去的想法。
阿丹只好顶着压力开展又一次的劝说:“我知道淑绢你是个忠仆,不愿背主,便是当得知陶才……陶氏为了陷害你将你生母杀害之后,心中仍在迟疑。你曾经跟我说过,你一家都是陶家的世仆,生死原本由主不由己,可你这样的想法是认真糊涂。
便连国家律法,都已禁止主家杀仆,且你一家效忠陶门,从来可有半分错处?但陶氏怎么对待你呢?她因心知你晓得她不少秘辛,怀疑你得殿下宠幸后会出卖她,便想将你置之死地,你当真认为这样的主人还值得你效忠?
陶氏若无恶行,殿下怎会责处?可陶氏若有恶行你还代其隐瞒,这不叫忠义,这叫助纣为虐。淑绢,你羡慕青萍、梅妒吧?她们和你一样,都是为奴为婢,你也羡慕我吧?我和你其实一样都是奴婢。可你为什么羡慕我们?因为我们得遇良主。
便是父子之间,还讲究个父慈子孝,慈在孝先,为奴婢者,是该对主家效忠,但主家也得先对奴婢施予恩义。陶氏于你,又有多少恩义呢?
就更不说何为大忠?你乃陶氏旧仆,难道就不是君国子民?殿下为国之储君,你应不应当尽子民之忠呢?淑绢,陶氏为了她的利益,强迫你行违心之事,是殿下满足了你的意愿,答应予你自身安好,而如今陶氏竟然为了陷害顾宜人,险将殿下置于不利之地,你若再为陶氏隐瞒恶行,你又怎么对得住殿下待你的恩情?”
“剥皮揎草还是如实供诉,你选一样。”太子觉得阿丹已经足够苦口婆心,他也实在懒得和淑绢废话了。
太子的威胁和阿丹的劝说兼而有之,淑绢终于不再守口如瓶了。
“陶才人……有梦卜的异能……”
一切的事情就从这句话开始,陶氏的秘辛彻底揭露。
阿丹觉得无比的头疼,她要把这件事告诉王太后。
太子没有阻止。
不需要再向任何人求证了,梦境非虚,确然就是命定,陶氏原本应当嫁入太师府,而春归才是他的才人,长相厮守,是他和她的理所应当,他原本不该只站在沉默的远处,连对视一眼都无法奢求。
但这些暂时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