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嫁良妻(75)
许良辰微笑,抬头看去,不由一怔。房子里的摆设十分简洁,且多以竹、藤为器,在闷热的夏日显得清爽舒适,案头两株兰草,亭亭生姿,里面一间是卧房,竹帘深深,藤床色暗,静谧幽雅。
记得当年,廖姨曾说过,母亲虽生在世家,却生性淡泊,爱极了这些竹、藤之物,过世前她喜欢的几件器物,都送了给廖姨,就放在江公馆自己那间小房内。想不到在这里竟看到了这一室的清雅。
再看上下落地花窗上,有以玻璃烧制的朱长文《乐圃记》、泰观的《鹊桥仙》等诗文,字迹清秀分明是簪花小楷,竟与母亲留下的几份墨迹相类。
见许良辰颇是动情地打量着室内的摆设,段祺萍唇角不由挂起了一抹安慰的笑容,大哥的一片心思终于没有白费,良辰果真是中意的。
看完,许良辰对段祺萍感激地笑了笑。这位二小姐真是有心人,屋内摆设虽看上去简洁,却无一不备至用心,床上甚至还放着两套月白色的旗袍,难道她一早就知道自己要来住?
许良辰不由疑惑地看了段祺萍一眼,祺萍看明白她的想法调皮地一笑:“本来是准备好给我朋友住的,你来了自然优先,她可以住到后面去。”
许良辰谢了她,两人在竹椅上坐下来,她转了话题问道;“三木的事你怎么看?”
“中国有句老话,自作孽不可活,日本人不仅对东三省野心勃勃,而且想以之为跳板,吞下中国这头大象——他们竟不怕噎死。现在公然在燕州四处行贿,妄图压下微陌湖之事。依我看,政府该抓住这次契机,将他们一军,既是警告,也顺便为银行团借款一事做个铺垫——欧美等国对日本人在东亚的野心很迟钝,他们以为中国的战乱和日本无关。”段祺萍久在北平,对日本人的居心比许良辰更为清楚。
二人就此事聊了很久,直到丫头端来午饭才停下——三木那些莫名其妙的饮食,她们都没有动过,而午饭时间已经过去。
“久在异地,我的口味有些怪异,若吃不惯你一定直说。”段祺萍夹了筷子酱椒鱼头送到许良辰碗中,笑着说道:“剁椒鱼头本是源于湘地的一道名菜,这是我改进的,你试试看。”
桌子上只有一荤两素三道菜,许良辰想不到段祺萍的日子过的这般简单,忙笑着接过来。菜的主料是硕大的胖头鱼头,最主要的特色是鱼头上覆盖着的一层厚厚的酱料。拨开酱剁椒,便是浓香四溢、软滑鲜嫩的鱼头。
许良辰尝了一口,只觉滑嫩难以形容,伴着酱椒的浓香,舌齿间冒出辣味,却令人不忍停箸,居然感觉到一种横走的江湖气概。
几乎一夜无眠、没有胃口的许良辰也不由吃完了一碗饭,婉谢了丫头帮忙盛饭的好意,许良辰端了茶水浅酌,和段祺萍有一句没一句说着各地的饮食风俗。正在这时,门外忽然有人调侃地说道:“想蹭碗饭还真是不容易,紧赶慢赶都是来晚了。上次的醉蟹还有吗?”
却是段奕桀的声音。
许良辰脸上的笑容瞬间凝滞,她抬头看了段祺萍一眼,段祺萍尚未及答言,段奕桀已经大步走了进来。
许良辰垂下眉眼,看着手里的茶杯,段奕桀走过她身边时,脚步停顿了一下,终究还是走到餐桌旁坐下。
“大哥,你还没吃饭?”段祺萍招呼丫头端上醉蟹和米饭。
“嗯。”段奕桀答应一声,转头招呼身后走进来的罗宏义:“宏义,你也一起吧,等会还要赶时间。”
罗宏义正笑着和段祺萍解释尚未用饭的原因:“云台等地水灾持续,政府救灾人力不足,大少在内阁会议建议起用军队投入救灾一线,议员们争执不休,难有结论,直到现在……”听段奕桀吩咐,忙答应着坐下,端起饭碗,下午还有很多事,他可不敢因为客气而空着肚子。
“南通军山天文台不是从一月就开始发布天气预报了吗?有没有说最近的大雨什么时候会停?”段祺萍拿筷子帮段奕桀和罗宏义夹菜,一边问道。
南通军山天文台是这时期中国天文事业萌芽阶段出现的一座民办天文台。它由民族实业家族张寒为发展当地农业、水利和航运视野而创办。主要业务包括天文和气象两部分。
“据说阴雨连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形势令人担忧。”段奕桀大口扒着饭,有意无意看了许良辰一眼,他转了话题问道:“日本人那边有什么动静?”
段祺萍看了许良辰几眼,见她极其认真地盯着手里的茶杯,始终不抬头不吭声,只好将和三木见面的情形详细说了一遍,最后补充道:“良辰认为,对这件事政府要引起足够重视说不定可以成为贷款谈判的一个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