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嫁良妻(41)
正想着,车子驶过外交部门前。酒店就在对面,进了大门转过花坛,是一栋灰瓦黄墙的宫殿式三层小楼,看警卫森严、进出人员衣冠楚楚的模样,许良辰明白,这里应该是军政府的重要接待场所之一。
侍者拉开镶有木雕刻的玻璃门,大厅并不宽敞,却处处彰显华贵。白色的大吊灯、层叠的吊顶上画满浓重的彩绘,墙角处是细致的雕纹。
外交部的人员等在大厅,见孙孟林一行进来,忙笑着迎上来,寒暄之后沿着楼梯走上二楼。
转弯处和从上面下来的几人迎面碰在一起,许良辰静静退在孙孟林身后让路,却听到有人惊喜地轻唤:“小辰?”
第三十三章 人约黄昏后
厚实的深色地毯、雅致的白色壁灯、宽厚的楼梯扶手,带了时下洋式的元素和情调的背景下,一身西装革履的江竟芜,英俊的笑脸上是掩不住的惊喜。
许良辰想不到在这里碰到他,也很是喜悦地打招呼,问候了廖姨和江博士。
他和许良辰自幼相熟的事,孙孟林当然清楚,他也一直当这位年轻的署长是自家人一般,也笑着聊了几句,因为各自公事在身,便笑着别过。
看着江竟芜很是不舍的眼神,孙孟林悄悄看了许良辰一眼,若不是那位横插一脚,这倒也是一对佳偶。
“孙副市长,总长和几位领事已经到了,您请进。”外交部一位秘书迎上来,把一行人请进了雅间。
外厅沙发上坐着七八个人,孙孟林进来,一个四十岁左右书卷气很浓的男子站起身,谦谨文雅地笑道:“孟林兄,请坐请坐。”
许良辰见表哥称呼总长,便知道是外交部一哥王正欣了,于是大家相互介绍打过招呼,几个洋人是法、英、德等国领事馆的领事或参赞、武官等,其中还有许良辰见过的熟人---美国领事馆的参赞丹尼尔。
见到许良辰,他有些意外,但场合不适于私人聊天,便笑着点了点头。
一番寒暄后,酒宴齐备,众人客气地落座,王正欣举起酒杯:“感谢各位光临。林城出了这样的事,敝政府及外交部深表遗憾,今天下午联合会议后,已经派出首批军事人员,将竭尽全力营救被绑架人员,请诸位多予协助。”
绑架?什么样的绑架需要政府的外交部长出面?许良辰觉得有些不解。
“他们已经连续绑架了三名德国公民,贵政府这样的处理速度,实在令人失望。”德国领事馆领事坎贝尔很是不满地摇摇头。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没有收到索要赎金的任何信息,请问贵政府弄明白他们的要求了吗?”英国领事馆参赞索罗斯皱眉问道。
“绑匪以及他们的目的,我们已经大致明白了。”王正欣认真地作了回答。
听他们讲了半天,许良辰才明白,原来林城出了一桩震惊南方甚至中外的绑架案。
几年前,一个日本人小日向七郎在林城附近被土匪绑架。想不到的是,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倭国青年胆识过人,竟能和绑匪谈笑自如,于是被绑匪接纳,很快,坐上了第二把交椅;两年后,他的能力被绑匪公认,居然被推举为最高首领,成了绑匪的老大。从被绑架的肉票变成首领,其传奇性举国大概莫此为甚。
由于军阀混战和天灾**不断,土匪有了源源不断的后补,加上各地军阀彼此猜忌,只考虑自己的地盘不被他人占去,哪管土匪横行?惹毛了大不了赶到其他地方去就是。
这帮土匪在小日向七郎带领下,藏匿在林城微陌湖上。微陌湖背靠芦雁山,地势险要,湖上长满芦苇,易守难攻。匪徒们轮番出动,抢劫钱财,搜购枪支弹药,招兵买马,不仅势力大增,作战能力也不弱,成为南方颇有名气的匪帮。
南方军政府成立后,小日向七郎也明白形势不同以往,于是潜伏了一段时间,见军政府似乎无暇顾及,胆大包天起了心思和政府谈条件,不仅要求军政府承认他们的存在为合法,还索要大批枪支弹药和军饷。要求被拒绝后,便想方设法制造事端。
清末以来,老百姓无不明白:百姓惧怕官府,官府惧怕洋人,洋人惧怕百姓的神妙三角关系,土匪们更是深谙此道。于是“洋票”成为一种“时尚”:被绑架的洋人肉票不仅是和政府就收编等进行谈判极有份量的砝码,还是官兵剿匪时最好的挡箭牌;某种情况下洋票还能充当土匪与政府交涉的“媒介”;就是勒索,洋票的经济效益也远高于“本票”。
小日向七郎也是聪明人,连续绑架了十几名不同国籍的“洋票”,终于引起了驻燕州的各国领事馆和天主教会的关注,集体向军政府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