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嫁良妻(129)
但是,军政府成立几年之后,这种土匪横行、社会崩溃的局面就发生了改观。那时表哥曾在宦游日记中记录说:进入城镇,第一印象便是南地的大众似乎军人化了……除了妇孺老弱之外,男子穿着灰色、黑色的服装——军服,带着灰色或黑色的帽子——军帽,他们说笑着拥挤着,依然一番全民皆兵的景象。
后来许良辰才知道,这是段氏大力推行新民团制度的结果。
“军政府所辖全境,被分为二十个民团区,各区选择战略要地设立指挥行营,总部设在燕州,总指挥是大哥。”听许良辰问起来,祺萍笑着解释道。
各县一级,设立县民团司令部,县长兼任司令;县以下,村街设民团后备队,乡镇设民团后备队大队,区设民团后背对联队。民团的各级组织系统与行政系统紧密相连,负责人均为一人兼职。从上到下,形成网络组织,严密而有效地保证了军令的下达与执行。
新民团制度,不仅组织严密有效,还废弃了旧有的团兵雇佣制,而改为义务制——因为相比义务兵,雇佣兵成分复杂良莠不齐。军政府要求境内十八岁至四十五岁的男子,均有被征为团兵的义务,要求必须参加民团训练。这样一来,日常生活状态下的居民,大部分进入民团的网络中,宣告了南地全民皆兵时代的开始。
祺萍的解释很详细有条理,许良辰很快便明白了段奕桀如此看重民团建设的原因:办好民团对军政府来说可谓一举数得,既可以深入控制基层,清除匪患,又可以扩充军事力量,同时还可以节省大量军费。“更为重要的,用大哥的话来说,就是以民团之力,推动南地军事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全面发展。”祺萍做总结道。
“民团的训练内容包括军事、生产和政治三个主要方面,另外还包括识字训练,军政府尤其重视政治月文化训练,说民团不仅仅是维持乡村治安的工具,更要成为推动南地各方面建设事业之一种社会力量。在传统的军事训练项目之外,训练项目还包括农业技术、中国及世界大势、社会常识、科学常识等。”从昨晚一直在后排座位静默不语和睡觉的江竟芜突然开口说道。
当时,派人或转托人道德国请他回来的不仅有段家父子,江竟芜之所以义无反顾选择了南方军政府,就是因为,这股涉及整个南地、声势浩大又清新向上的时代风潮,不仅在历经战火劫难,几近绝望的普通百姓心中当起了波澜与热情,也激起了他科学救国的雄心。
古老的中国从清末以来只余被侮辱与被侵略的命运,江竟芜清楚记得,那是刚刚回国,他也常到公共体育场看民团操练。观看的普通民众很多,经常里三层外三层,在江竟芜看来,段家父子这番作为,使南地人心受到的鼓舞与希望,在国家民族被侮辱被觊觎的时候,尤为弥足珍贵。
不仅如此,民团更是建设公所学校,道路桥梁等的主要力量,政府的财政投入和军费也大为节省。深谙新式军事理论的江竟芜当然明白,名为民团,实则这就是新式陆军的雏形,段奕桀眼界之高心思之深非寻常人可比。
看着东方天边厚厚的云层,他暗暗叹了口气,不管怎么样,自己不得不承认段家父子对南地的和平和建设是费了心血和有所作为的。可是,这不是自己人命地永远失去她的理由。
车子继续前行,越往前天色越是阴沉,一天都没有见过一丝阳光。临近傍晚,路上出现了令人震惊的景象。
只间道路两旁,本该枝繁叶茂的树木,都被剥光了树皮,树枝叶已经七零八落,只剩了高处的顶子,光秃秃晃在夜幕中,是不是见到逃难的流民,风尘仆仆脚步匆匆,死死盯着车队,恍如眼前是一块香甜的点心。
见大家心有戚戚总想让司机停车,梁于文叹了口气说道:“我们已经临近灾区,天色不早,要尽快赶路,灾民就凭我们这些人,做不到一个不遗漏地救援,我们奉的是军令,只能先和大部队汇合再说。”
大家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好眼睁睁看着车子远去,能做的不过时把手边的可用之物送给灾民。梁于文看着已经暗下来的夜色接着道:“政府已经划拨了救援款项,同时开仓放粮,还设置了一些数量不多的临时医院救治伤员。来时听说闽江大坝这几日正岌岌可危,第一集团的总部便设在虞河镇,这些灾民很可能是奔那里去的。”
后来司机停下车,拦着一对带着两个小孩的夫妻问路,男子说:“闽江大坝已经有泄漏,现在连那里的人都急着往外跑,最惨的是我们这些奔着虞河有饭吃去外地人,饭没吃到又要逃水,运气真是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