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入大理寺(153)
“啪”地一声响起,安老王爷已将手中之物重重拍到桌上。
他扶着桌沿静立片刻,忽地转身,遣退了屋内伺候的人。
目光凌厉地将傅倾饶上下扫视半晌,他慢慢走到桌子旁,坐下,缓缓开了口:“你是谁?”
“晚辈是大理寺一个小小的七品评事。”
安老王爷顺手摸起桌子上那比拇指略大的小茶杯,搁在手里把玩着,“嗯,一个小小的评事,竟是能知晓十几年前我和子侄的对话。想来大理寺的卷宗之中,应是记了不少有关本王的生活琐事,当真是包罗万象、巨细靡遗了。”
傅倾饶闻言,不由微微笑了。
她果然没猜错。
安王爷,当真记得那次与二哥之间的对话。
她朝着王爷又是恭敬一揖,“王爷请息怒。我多年前听故人提起过此事,方才恰好碰到王爷在修剪花枝,不经意间就想了起来。本想开个玩笑,不料忘了自己身份冲撞了王爷,还请王爷赎罪。”
安老王爷慢慢站起身来。
故人?
若是没记错的话,当年温家二小子和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周围并无旁人,只有那臭小子手里牵着的啃着糖吃的小丫头。
到底是谁偷听了他们的对话?
他眸色渐渐深沉,正待细问,却听傅倾饶说道:“当年父亲兄长带我去北疆游玩时,机缘巧合下与一位大人相识。那位大人是听大将军家的少爷提到那些话的。他和我说起这些时,特意与我说,若是来了京城,必然要想办法到安王爷府上的暖房一看,这样方才不枉来京一遭。”
安老王爷神色和缓起来,“那位大人是……”
“啊,我忘记说了。”傅倾饶一拍额头,恍然大悟道:“他是镇守北疆的一名武将,比王爷您略矮一些,身子有我两个这么宽,眉毛粗浓声如洪钟,旁人都叫他……”
“周大钟!”
安老王爷接过她的话头,哈哈大笑。
傅倾饶明显松了口气,说道:“原来王爷竟是知道他。”
“那可不。他是常青身边得力猛将,只可惜被小人暗算战死沙场。”思及往事,安老王爷感慨地敲了敲桌案,转而问傅倾饶:“你如今前来,可还有旁的事情?”
“啊,这个给您尝尝。”
傅倾饶拿出一小盒点心,捧到安老王爷面前,“这是阿姐亲手做的点心。”说罢,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礼物寒碜了点,可是王爷您这儿什么都有,我也不知道带什么过来的好。”
“桂花糕?这个好,这个好啊。”安老王爷摩挲着手中之物,叹了口气,“当年王妃在世时,经常亲手做桂花糕给我吃。自王妃过世后,本王也是多年未敢再吃它了。”
傅倾饶连忙道了声抱歉。
安老王爷摆摆手,“无妨。这礼物我很喜欢。”而后半晌没有言语。
傅倾饶细观他神色,见他沉浸在了回忆之中,停了片刻后,轻声说道:“当年在北疆时,周大人和友人们对我们照顾颇多。不知他的友人可还有尚在京中的?晚辈想去探望一下,也算是全了当年的情谊。”
“周大钟的朋友?没有,没有在京城的。十四年前那件事后,温家的故人基本上都走了。”
安老王爷缓缓说着,语气中不由带了一丝悲戚和怅惘,“十四年前的事情,你知道吧?”
傅倾饶“嗯”了声,说道:“略知一二。”
“都走了。都走了啊!常青都不在了,这些人还聚在一起,又有什么用?!”
安老王爷低低喟叹着,见傅倾饶面上满是遗憾和哀痛,他斟酌了下,慢慢起身。
走到桌案旁抽出张纸,他好生回想了下,拿起笔来在上面快速写了几个名字。仔细端详一会儿,这才折转回来。
“这几人是老周的好友,不知你那时是否见过。他们早已离开京城,定居北疆。老兄弟们在那苦寒的地方待了几十年,都习惯了,说是回京不适应。你若当真想寻他们,需得去往远方才行。”
“北疆这样大,不知几位大人如今现在何处?”傅倾饶接过纸张到过谢后,又有些迟疑,“晚辈这样做会不会太过唐突?若贸贸然前去……”
安老王爷听她这样说,知晓她并非说说便罢而是当真要寻他们,顿时心生快慰。
他说出两三个地名后,哈哈大笑,“不打紧。武夫嘛,看上去可能虎背熊腰的有些吓人,但都是热心肠的汉子。你只要明说是故人之友,他们不仅不会为难你,反而会备足酒菜热情招待。”
傅倾饶连连谢过安老王爷,与他又说了会儿话,这便告辞。
刚走出没几步,身后传来轻唤。
她停下,回过身,朝着安老王爷的方向垂手而立,做洗耳恭听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