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朝暮暮(出书版)(8)
愈靠近和田,沿途车辆的检查变得非常严格,每到休息站,就会有警察上来检查身份证,让人心里变得紧张兮兮的。后来我们在和田找旅馆时,发现再小的旅馆大厅里都会有一道安全门检查行李,以及穿制服的警察在执勤。
但这些严阵以待都不影响我们去夜市觅食的好兴致。在和田吃的第一顿就是在夜市,灯火通明的路边摊,烤肉摊浓烟滚滚,人声鼎沸,大喊一声,老板,一斤羊肉,五个馕,再来一瓶芒果汁哎!
和田的夜,才刚刚开始。
说实在的,一开始,我对阿以口中非常棒的和田周末大巴扎并不是特别有兴趣,属于有时间就去看看也无妨的程度,我跟苍苍都更想去玉龙喀什河边捡石头。
后来我逛了喀什那个中西亚最大的巴扎后,才后知后觉地感觉出和田巴扎的美来。
和田的巴扎,美在它的原汁原味,它从不讨好游客。巴扎上没有各类精美的纪念品,也没有从中东进口而来的昂贵地毯,它拥有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只是那些商品,全是当地人的生活气息,便宜的头巾、样式极为普通质地也一般的衣服、鞋帽、布匹等等,我走在其中,仿佛回到了多年前,与闺蜜去逛我们老家的地下服装批发市场。人流如织,闹哄哄的,所有人都讲着一口乡音。而这里,所有人,都讲着我们听不懂的和田话。男人们身穿长袍,戴着小方帽,而女人们,也穿着黑色长袍,用黑色头巾蒙住整张脸,我看着她们,总是忍不住忧心,她们走路真的不会摔倒吗?穿梭在巴扎里,很多个瞬间,恍惚来到了中东国家。一路上,几乎看不到同我们一样脖子上挂着相机的游客。
这里有着最地道的南疆特色。
逛到中午,从巴扎出来,发现人越来越多了,据说每到周日这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还有的人很早就从乡下出发,赶着牛车来,像赴一个热闹的约会般。
午饭就在巴扎外一条闹哄哄的美食街吃,依旧是面条与抓饭,作为一个南方人,再好吃的面食,也会腻。说真的,我想念白米饭都快哭了。
下午我们要去和田博物馆,百度地图显示,博物馆离巴扎6.3公里,我们努力穿过美食街拥挤的行人,想到路边去打个车,却发现这件事在正午的巴扎外面,基本上无望,人太多了啊,快把整条马路都堵住!
一辆小摩托三轮车停在我们面前,车上已经坐了两个人了,车主是个老头儿,热情地招呼我们上车。我问,你这车去哪儿?他招手,上!上!我又问,博物馆去不去?他继续招手,去!去!想到语言不通,我警惕地继续确认,真的去?博物馆,和田博物馆?老头儿猛点头,去!去!我望了眼汹涌的人潮,再瞧着他十分坚定的表情,招呼小伙伴们,走吧!
这个车蛮有意思的,没有车厢,露天而坐,乘客们背靠着背,脚就吊放在下面,腿长的还得把脚弯着以免触地。在和田,很多这样的小三轮车。我喜欢坐这个,因为可以一边吹风,一边饱览路两边风光。
拥堵的马路似乎对这种小三轮车毫无影响,开车的老头儿熟门熟路,车技了得,“突突突”地见缝插针,一路倒是顺畅。车子走走停停,乘客下了又上,换了好几拨,只有我们四个始终巍然不动。坐我旁边的一个妇人抱着小孩儿,孩子很小,辨不出男孩还是女孩,长得非常漂亮,尤其一双黑黝明亮的眼睛。新疆的小孩儿眼睛都长得好看,专注看你时,又深又黑,仿佛能把人吸进去。我笑着逗那个小孩儿,他也望着我,对视了一会儿,他竟然冲我笑了。我抓起相机,询问妇人,我可以帮他拍一张照片吗?她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见我举起相机的手势,笑着点了点头。
小车又“突突突”地开了很久,一路穿街走巷,车上的人陆续下完了,我忽然觉得不对劲,地图上指示似乎没这么远啊?这时,车子停了下来,老头儿下车,对我们挥挥手,到了,到了。
我左右看了看,这条小路上,哪儿有博物馆的影子?我问老头儿,这里真是是博物馆?他伸出手,让我们付车费。然后,他拿了车费,调头,车子“突突突”地开走了……
我默了默,掏出手机,打开百度地图,看到地图上显示,此地离博物馆12公里……他把我们带向了反!方!向!
我简直哭笑不得。
老爷子,您听不懂为啥要点头啊,点头就算了,还那么坚定为哪般啊!我们四个人站在灰尘扑扑的路边,面面相觑,苦笑,又拦下了一辆小三轮。嗯,这次都懒得问了,反正这边车都是直接到巴扎的,坐到终点站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