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余得许多情(274)

作者:锦绣灰

首都沦陷了,我们迁都西行,工业重城沦陷了,我们冒着枪林弹雨把工厂机械运走,教室被炸毁,我们在窑dòng里念书,海岸线被全面封锁,我们用双手也要挖出一条运输血路。

千言万语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一土一木,宁可战败而亡,绝不屈服而亡!

如今,正是国内抗战到了最艰苦的时刻,霍锦宁和萧瑜都在与这个国家共同生息,苦苦支撑。阿绣与梁瑾本就远离了战火了纷扰,不能和他们共渡难关,又怎么能安心就这样过着奢华安逸的生活?

他们会将房子卖掉的钱,以及霍锦宁留下来的绝大部分钱,统统通过华人抗日联合会捐献给国内的抗日事业,略尽绵薄之力。

杨一帆叹了口气:“那你们接下来准备去哪里?”

“可能会去一个偏远的小镇生活。”阿绣有些不确定道。

对于搬去哪里,她本来也毫无头绪,但是爱德华夫妇邀请了他们一同做邻居。

“这几年我远在国外追求我的理想,可莉兹她一个人在国内带着安妮生活很辛苦。她患上了严重的呼吸道疾病,医生说她不能在城市这样糟糕的环境里生活了,我和莉兹打算带着孩子搬到乡下去住。这样她可以养病,我可以继续写书,你也可以去那里安胎。”

爱德华口中的小镇,叫做索夫昂,位于加州中部,是一个丹麦移民小镇,爱德华的母亲是丹麦人,爱德华的童年就在那里度过。小镇极具北欧风情,纯朴安静,丹麦语“索夫昂”意味着“阳光明媚的地方”。

杨一帆有些不同意:“安静的地方哪里都有,何必去偏僻的索夫昂?”

阿绣苦笑:“可我们现在真的需要找一个偏远的乡下才行。”

自从梁瑾公开发表声明以后,震动了海内外华人圈,有人赞他大义凛然,高风亮节,但更多的人义愤填膺,极其不满。

有人通过报社得到了他的住址,大张旗鼓的公布出去,一时之间身在美国的,中国的,欧洲的,东南亚的,无数戏迷票友赶到了旧金山。他们拒绝接受他不再唱戏的这一事实,他们想要见碧云天,想要当面质问他,想要千方百计的bī碧云天重返舞台。

纵使门外有警卫把手,但总有人行事极端,已经引起的警方的关注,再这样下去,麻烦只会层出不穷。

杨一帆哭笑不得:“原来如此,怪不得我看见门外不远的地方停了两辆警车,那你们确实该去乡下避避风头。”

阿绣无奈点头。

她和杨一帆谈妥了卖房事宜后,将他一路送到门口,这时小六子慌里慌张的跑了过来禀告,

“阿绣姑娘,外面又、又有人来找爷了!”

“梁大哥不是说过了,他谁也不见。”

小六子表情古怪:“但是这个人不一样,我想,爷可能会见她的......”

“您先请坐,梁大哥马上就来。”

眼前这个女人,阿绣没有见过。她四十岁左右年纪,鬓边却有不少白发,整个人神情憔悴,双目呆滞,对阿绣的话恍若未闻,顾自小声喃喃自语,状若疯癫。

直到梁瑾出现,她才噌的一声站了起来,死死的盯着他。

梁瑾一僵,面露悲色,涩然开口:“兰姐——”

此人正是周光伟的遗孀李兆兰,她双唇蠕动,颤声道:“云天,我看见报纸上登的消息了,那帮子记者竟然说你不唱了,一定是他们瞎说对不对?你,你只是暂时休养,过阵子你就会复出了,像以前一样对不对?”

“不,我不会再唱了。”

梁瑾顿了顿,关切道:“兰姐,你最近过的可好?之前寄给你的钱还够吗......”

李兆兰尖叫一声打断了他:“你怎么可以说不唱就不唱了?你是光伟一辈子的心血!你的命是光伟救的!你这样对得起光伟吗?九泉之下,他何以瞑目?”

“正因为我的命是周哥救的!”

梁瑾深吸一口气,冷静了下来:

“兰姐,周哥他,是被日本人害死的,而今日寇占我家园,夺我土地,杀我同胞,此仇不共戴天!我不过三尺微命,一介戏子,可也想尽我所能,竭力抗争。我想九泉之下,周哥会理解我的。”

千百年来,人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可伶人戏子,也有一颗拳拳之心。

“我知晓你恨日本人,我又哪里不恨日本人?我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抽其筋,挫骨扬灰!可纵使日本人该死,你也不能不唱戏了,文化灭亡,与民族灭亡有何区别?”

“可我唱不下去了。”梁瑾哽咽道:“我对这断壁颓垣,满目焦土,唱不下去了......”

国破山河碎,回首无故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