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余得许多情(180)

作者:锦绣灰

“我刚刚回来不久,上海也没有多熟。”萧瑜随口道,细想了想,便说:“沿江路和平公园附近房子不错,依山旁水,乱世桃源,适合躲清静。”

梁瑾低低一笑,轻声道:“我也这样想。”

那厢霍锦宁打开了客厅的留声机,随手挑了一张唱片放进去,屋子里顿时响起了轻快悠扬的音乐。

他在三角钢琴边坐下,和着乐声有一下没有一下的按着琴键,嘴角含笑。

阿绣轻手轻脚的坐在他身边,默默看了一会儿,低头轻笑:

“我都不知道你会弹钢琴。”

“只会一点,以前留学时学的。我记得你们学校也会学?”

“嗯,我也只会一点。”阿绣不好意思道。

霍锦宁笑了笑,“没有关系,有时间练一练吧,也许我们可以一起弹一曲。”

“四手联弹吗?”阿绣对这个提议很是动心,暗暗下定决心要抽空多练一练。

乐声勾起了萧瑜的兴头,想当初她在国外学的就是音乐,回国后许久没碰了,便唤霍祥拿了梵婀玲过来。

霍锦宁笑她:“拿惯了枪杆子的手,可还能习惯拿小提琴?”

“你弹你的,总不会当弓箭she出去就是。”

萧瑜白了他一眼,而后摆了架势,随手试了几个音,抬眸唤梁瑾道:

“适逢此夜良辰美景,不知是否有幸听云老板唱上一段?”

梁瑾明明想应下,偏偏又想听她多说几句好话,故作矜持轻咳了几声:“妆也没扮上,唱出来不好看。”

萧瑜知他心思,故意不搭茬,扭头又唤:

“那么阿绣,你来试试?”

“我?”阿绣一愣,连忙摆手,“我不行,我只能唱几首小曲子而已。”

“也成啊,咱们就捡你会的来。”

阿绣推脱不掉,求助的看向霍锦宁,霍锦宁低头一笑却是没有替她解围。阿绣无奈之下,左思右想,终于想起了一首还算上得台面的歌曲。

“《月圆花好》?”萧瑜一笑,“此时此刻,倒是应景。”

梁瑾却是坐不住了:“这首曲子我也是会的。”

萧瑜也没为难,只顺水推舟道:“那正好,你两个一起唱就是了。”

梁瑾不忿,却也是无奈,阿绣不好意思冲他笑了笑:

“梁大哥,我唱的不好,你多担待。”

梁瑾敷衍的应了一声,十分不情不愿。

见此情景,萧瑜和霍锦宁对视了一眼,俱是失笑。

二人合奏也不是头一回了,彼此心有灵犀,默契十足,伴随了留声机里的音乐,悠扬的提琴声和清灵的钢琴声,jiāo相辉映,浑然天成。

而梁瑾嘴上说的不情愿,曲子唱起来时却还是迁就着阿绣,两人一个青涩一个老练,嗓音却也是意外的相衬,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团圆美满今朝醉......”

民国十六年,这是个分外难得的中秋夜,四人聚聚一堂,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花好月正圆,浮云聚不散,惟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正如歌中唱的:

“双双对对,恩恩爱爱,这软风儿向着好花chuī,柔情蜜意满人间......”

作者有话要说:难得的四人团聚

云老板小可怜,醋喝了一缸又一缸

莫慌,结局是he,我不会下死手nüè的

最后,甜咸月饼,大家来战!

第80章

从广州回到上海之后, 萧瑜便住进了早前她和霍锦宁在徐家汇置办的婚房。偌大个房子空落了许久,住起来总是几多不方便, 况且当初这里装修时没有亲自叮嘱, 并不很符合萧瑜的习惯。

说来人惯常是由俭入奢易,在军校待了两年, 按理说该是养成艰苦朴素的品格,然而大上海灯红酒绿的日夜没过两天,她那一身懒散矜贵又悄悄死灰复燃了起来。

卧室的chuáng总是睡得腰酸背痛, 这一天早上萧瑜晨起,本打算去洋行重新挑几样家具,却是在门口遇见了一位不速之客。

康雅晴一身素雅的黑色旗袍站在树荫下,她抱着一束白色的小jú花,脸色憔悴, 冲萧瑜微微一笑, 有些拘谨, 有些尴尬:

“瑜儿,你可不可以送我去万国公墓?”

自萧瑜与康雅惠相认伊始,康雅惠便给她定下了三条规矩:

不准插手康家的事;不准插手萧家的事;不准插手政治。

这三条规矩几乎牢牢的限制住了萧瑜的所有行动, 让她只能安分守已做一个富家太太,或是gān脆继续做她的纨绔子弟。

而诸如康雅聆婚事这样举足轻重的大事, 她是决计没有发言资格的, 故而那日中秋家宴上三姐妹的争执,她隔岸观火,根本没有半分想出声的意思。

在那间康家公馆里, 所有人也都知道她的家庭地位,没人想要拉拢她加入阵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