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余得许多情(101)

作者:锦绣灰

“年轻人都怀着一腔救国救民的热血漂洋过海,可身在异国他乡,缺衣短食,还要遭受外国人的排挤和歧视,日子很不好过。于是华人留学生都自发的成立了留美中国学生会,联络情谊、互相扶助、jiāo换信息、出版刊物,可真正凝聚起来所有留美华人万众一心,说起来还是那几年才开始的。”

阿绣轻声问:“因为少爷就是那一届的会长?”

冯历程重重点头:“我选择铁路工程专业就是希望有一天中国能摆脱洋人的挟持,造出自己的铁路。然而外有列qiáng,内有军阀,世事艰难,岂非朝夕可成?可我还是选择回来了,因为学生会毕业欢送会上,锦宁赠给所有中国留学生的那句话,那是一句荷马史诗。”

“You shall see the difference now that we are back again!”

——请看吧,我们已经回来,未来的世界将从此不同!

.

每当谢景澜等人熙熙攘攘的进门,吵吵闹闹的谈天,又接二连三的离开后,客厅从喧嚣归为寂静,总是显得有那么几分冷清。

夜色降临,空dàng的会客厅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黑纱,只有沙发边的一盏金属落地灯亮着微弱的光,霍锦宁独自坐在灯下,仰头靠在沙发靠背上,闭目沉思。

阿绣轻手轻脚的走过去,将一盘热乎的小苏饼放在茶几上,珐琅盘子和玻璃桌面发出轻微的响声,霍锦宁睁开眼看见她,笑了笑:

“给我留的?”

阿绣点头,“不加糖的。”

她也是最近才知晓的,霍锦宁并不爱吃甜食,而且几乎是对甜味完全抵触。想起当年在笙溪镇时她日日给他做的那些她自己喜欢的甜腻糕点,她就觉得十分不好意思,难为他为了不让她伤心还要昧着良心夸好吃。

“其实偶尔尝试也无妨。”霍锦宁拿起一块,咬了一口,问道:“你上一次说这苏饼叫什么?”

“叫姑嫂饼。”

据说这苏饼以前是甜口,用炒过的面粉,熬过的白糖,去壳的芝麻,煎熟的猪油,jīng心拌匀,蒸煮后用模具压制成一个个小苏饼。是独门秘方,传媳不传女,后来这家的姑娘妒忌嫂子就趁嫂子外出把盐洒在粉料里,谁知歪打正着,蒸出来的的小苏饼,既香又甜,甜中带咸,还有点椒盐味,十分可口,倍受欢迎。此事之后,小苏饼的配方也传给了姑娘,姑嫂一同经营店铺,小苏饼也改名成了“姑嫂饼”。

阿绣把姑嫂饼的故事讲给了霍锦宁。

“同气连枝,一致对外,本该是最浅显的道理。”

霍锦宁轻叹。“阿绣,你知道何为省港大罢工吗?”

阿绣摇头,这些日子她经常听他们提起这件事,自己一知半解。

“年中开始,广州和香港就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工人罢工运动,导/火/索是之前上海的五卅惨案。”

五月,上海学生工人抗议日本纱厂资本家镇压工人大罢工、打死工人,并号召收回租界,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国巡捕开枪she击,当场打死十三人,重伤数十人,逮捕一百五十余人。

而这次省港大罢工中工人和各界群众十万余人在广州东较场追悼上海死难同胞,抗议帝国主义bào行,举行示威游/行,途经沙基路时,遭到沙面租界英法军警的机关枪扫she,停泊在白鹅潭的英、法军舰也开pào轰击,当场打死五十多人,重伤一百七十多人,轻伤不计其数。

“我们的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为了死去的同胞抗议,居然被外国人公然开枪she杀,我们难道要为虎作伥开除带头罢工的工人吗?”

霍锦宁一声长叹,工人罢工,工厂工地固然停工受损,每日里的损失都是真金白银,然而这次罢工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当下,它将是被帝国主义压迫下的中国工人能否争取自我权利的关键转折点。

可他说服不了父亲,霍家的大权终究还是在霍成宣的手中,他能做的,只是安排好那几个工人的去处而已。

他离他想要实现的理想抱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绣感受到了他的心情,缓缓在他身边坐下来,默默的陪着他。

她知道,他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实在太多了。

锦衣玉食,豪门贵子,他大可过着挥金如土,纸醉金迷的日子,可那一颗赤子之心偏偏热血,恨家国不兴,恨民不聊生,于是就这样分秒必争的去做一切能为这个国家做的。

吞并叔伯产业,收回长辈股份,结jiāo公使洋人,贿赂高层权贵,这几年初入商场的霍二少风评并不好,背地里都叫他笑面阎王。世人只道他利益熏心六亲不认,怎知道他是多么迫不及待的qiáng大,多么迫不及待想站在更高的地方掌握更多的权利,才有能耐做更大的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