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颜公主(353)

作者:福宝

事实确也如初兰所料,甚至更超出了她的预期。几日后,皇帝一道圣旨,追封初兰那未得降世的孩子为安宁郡主,立牌位,入宗庙。

此旨一降,朝堂一片大哗,为一未降世便就小产的孩子侧封,莫说是大颜立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只说以往历朝历代也是闻所未闻,实可谓开创历史先河了。只这一创举却实在有些荒谬,莫说这未降世的孩子算不算得是“人”,即便算了,又有哪个神仙高人就可断定必是个女孩了?如此便就册封郡主却也太过轻率了。按大颜礼制,公主之女均封郡主,然,不论公主还是郡主,均要年满八岁才会正式册封得了封号,如今承容、尚辰之女均未满八岁,尚未得封,反是郜兰这小产的孩子先抢了这郡主的封号?

众臣议论纷纷,只在圣旨下达次日,便有几位贯以守旧闻名的老臣联名上奏,恳请皇帝重新斟酌决断,切莫因一时之情而坏了礼法。这折子一递上去,便有暗为雅容和昭辰鸣不平的大臣,也借维护礼法之名,联名递了折子,均请皇帝三思。

只说初兰那边卧床不起楚楚可怜,皇帝正是心疼的时候,这些折子递到她面前,非但没起了半点儿作用,反让皇帝觉得这些人似是联起手来欺负初兰一般,便又追加了一道圣旨:原旨不变,令册封日后初兰之嫡长女为永宁公主!

满朝文武这会儿是一个个惊掉了眼珠子,没想到事情竟发展成这样。郡主加封公主,在大颜历史中虽有先例可循,然给一个未出世,甚至尚未孕育,不知何年何月才得降生的孩子加封,却还是头一遭,这实在是荣宠有加了。

一些心明眼亮的大臣看出了皇帝这是摆明了护犊子,再不敢说什么,然那几个固执的老臣却仍不甘休,却反而更加忧心地递了第二份折子。只如前一份一样请皇帝三思而行,甚至找起了皇帝的茬儿,只说圣上前面封了个安宁郡主,承认了她的身份,及后却又封郜兰公主日后的嫡长女为永宁公主,如此,岂不是自相矛盾?又或者,那“安宁郡主”竟不是郜兰公主的嫡长女,不是公主与驸马的孩子,而是庶出长女不成?可郜兰公主府中莫说侧驸,只连公子都不曾有的啊?这“安宁郡主”又是从何而来?

皇帝见了这份奏折,拍案而起,龙颜大怒!恨道这可是诚心跟她作对啊,言辞中竟还有诋毁初兰之意,实是嚣张放肆!皇帝早朝之上便就把这几个老臣好一番训斥,直呵几人在其位不谋其事,不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却是管起她的家事来了,可是这官做够了,做烦了,想要回家养老了?!训斥完后,竟又追加了一处封地给了“永宁公主”。

朝上大臣又是一惊,却也是看出来了,皇帝这是被几个老臣逼出火来了。雅容和昭辰的近臣见势不妙,眼看皇帝和这几个老臣打起了擂台,这两个折子下来,册郡主、封公主、赐封地,只怕皇上别一冲动,直接封郜兰个皇储!那才真是弄巧反拙。如此,众人紧忙上前喝阻那几位老臣,只说老臣因循守旧,礼法不外乎人情。又说郜兰公主宽厚仁慈,雍容大度,其女必也如母,册封公主绝无不妥之处,却是实至名归。皇帝这才压下了火,未再过多追讨。及又有大臣急忙奏了别事,岔开话题,这段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只说这一段小插曲于当时引起了这一段小风波,及于大颜国日后的历史上,也是时常为人提起,一来是被人引来作证郜兰公主当日如何得势得宠,二来却是成了后世官员研磨为臣之道的一个典故:有道为臣子者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不论如何的权官功臣,都莫要与公主为难。皇帝对公主虽是君臣,更是母女,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撺掇皇帝处罚子女和阻止皇帝宠爱子女,均非明智之举,只会作茧自缚,此乃后话。

言归正传,只说初兰确是没料到经那几个顽固老臣一搅和,事情竟是超出了她的预期。她原有些担心,只恐物极必反,惹人嫉恨。后又一想,若有人因此事嫉恨的,也无非雅容或昭辰,可此二人保不齐就是她此番祸事的元凶,必也不愿将事情闹大,也不会多说什么。况如今母皇对她有疼有怜亦有愧,多些封赏于母皇心里也不会觉得过分。她倒也可趁此机会让朝中大臣们看看她郜兰在皇帝心中是怎样的地位,与今后办事或也方便些。初兰一番权衡,算定利大于弊,便就安下心来。

另一边,有人则因此事大动肝火,却说昭辰愤愤不平,在自己府里发了一通邪火,只道她的女儿尚且连个郡主都未得封,反是初兰那儿正经一个女儿没有呢,竟是郡主、公主的封起来没完了!此事被亲王知道,借昭辰入宫例行请安之际,将她叫到身边说话。

福宝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