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遇而安之宅门旧梦(217)
“不是五十五,是五十两。”林大娘咧嘴一笑。
|网友凉卡就木手打,转载请注明|http://www.txt99.com
云都卷 第五章 小沈菊年
终于敲定了价钱,五十两现金交易,三人立刻去了县衙,把房契过了,一个揣着银子心满意足地回去了,这一边又要开始忙装修的事了。
两人按着之前定下的方案,找了木工师傅谈妥之后,便在门上贴出了暂停营业七天的告示,这七天里,对沈菊年来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拟定第一批出炉的糕点。
李林两家离得并不远,林大娘每天都过来和沈菊年探讨糕点里的学问,怎样才能作出融合泉州特色的糕点。
这边的甜品糕点多办事糯软微甜的,为了更了解当地人的口味,沈菊年去了一趟城里最大甜品坊“八宝斋”,几乎吧所有糕点甜品都买了一些,细细品尝过,仔细考虑改良方法,结果一转眼,就被天宝消灭了好几种,沈菊年无奈苦笑,撵了他出去,警告道:“再吃糖,小心牙疼!”
没试过蛀牙疼的人不知道害怕,搜了一大把贡糖就跑了出去,在门口撞到了林秀珠,姑娘啊地叫了一声,引得几人都回头看来。
林聪在外面招手大喊:“天宝,快出来,快来不及了!”
天宝对林秀珠陪了个笑脸,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沈菊年叹气摇头,对林秀珠笑道:“天宝不懂事,你别见怪。”
“不、不会。”林秀珠红着脸摇摇头,像只受惊的兔子。
林大娘拉了林秀珠到身边,对沈菊年说道:“阮家秀珠左右没事,这么多种糕点我怕你一个人做不来,就叫她来帮忙,她学会了你也不用那么辛苦。”
李群恰巧从外边进来,听到林大娘的话也表示赞同。
“菊年,你也不必事实亲历亲为。”
沈菊年淡淡一笑。“知道了,我有分寸。”
原先拟定的单子上一共有八种糕点,称为八珍。有酥软可口的绿豆糕,也有糯软香甜的吉红糕,另外有贡糖、满煎糕不同口味的地方糕点六种。沈菊年和林大娘一样想法,想要打开知名度,要有回头客,用的料一定要好,功夫一定要到家,物美价廉薄利多销,先保本了,再谋求更多利润。把林记小食铺开成泉州最大最有名的糕点屋,这就是一个乡下妇人的小小野心。
粗略计算了一下,每天要用到的糖、花生、面粉数量委实不少,只靠沈菊年一个人的话,确实做不来这么多工作,林大娘跟本地人比较熟悉,又会砍价,便由她负责进货,林秀珠跟在沈菊年身边,边学习边帮忙。
林秀珠比沈菊年略小一两岁,两人身形倒是差不多,林秀珠面庞圆润,秀气斯文,说话是含蓄带涩的模样倒有点几分沈菊年少女时的影子。林秀珠话不多,官话说得极差,但仍然能够听懂几句,和沈菊年磕磕绊绊地交流着,还算聪明伶俐,学得不慢,人也很勤快。大多数糕点做好之后还要放上半天至一天的时间,等待发酵或者冷却,因此第一日做的糕点,往往要第二天尝过才能确定失败还是成功。
第二天是旬休,李群正在院子外的打榕树下看几个老人磨棋盘,便看到沈菊年带着林秀珠捧了一大盘子糕点出来,粗粗看去,有翡翠绿有珍珠白,少说有四五种。
磨棋盘的几个老头子闻到香味都抬起头来,沈菊年笑着招呼说:“家里自己做了些糕点,大家不要客气,尽管常常。”
泉州人多好客,自己啊有好东西总也要左右送人品尝,因此几个老头子也不客气了,停下没有意义的磨棋盘,品尝起闻名遐迩的“李夫人糕点”。
李群就这茶尝了快吉红糕,这种糕点他之前却没有尝过。白白嫩嫩的,被切成方寸大小,看上去润泽如玉,倒像是豆腐,但比豆腐有弹性,表面裹了层稀薄的正清粉,糯软不粘牙,又嫩又韧,咀嚼间丝丝甜意渗了出来,与茶的清香完美相佐,爽口非常。
李群沉吟片刻,抬头问沈菊年道:“这有金桔味。”
旁边的老头子探头一看,笑道:“李先生嘴巴很刁哦,这个就是桔红糕点,洒了金桔粉的。”
桔红糕,也称为吉红糕,讨的是个好彩头,婚宴中必不可少的一位甜品,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新娘糖”,不过因为味道极佳,是佐茶圣品,平时吃的人也不少。
“这个味道不错。”李群点点头,“甜而不腻,爽口生香。”
沈菊年微笑道:“这个是我和秀珠一起做的。”
这种传统的地方甜品,她也是一知半解,跟着林秀珠一起试验出来,这些甜品她们都是自己品尝过了,确认没有问题才拿出来让别人试试。结果连最挑嘴的李群都说好了,其他人自然更是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