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100)
此话一出,举朝震动。
丞相素有“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之称,一般政务,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甚至可封驳诏书,可对帝令持保留态度,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国之权臣。
历朝只有嫌官小嫌权轻的官儿,可从来没有甫一上任便要求削权的官儿,还是丞相!
皇帝定了定神,道:“说下去。”
“丞相任免官吏的直辖权,臣以为可改为五品以下丞相有权直接任免,五品以上须会同吏部上陈圣上。”
“五品不妥,改为四官。”皇帝开口。
“诺。”
“丞相可考课纠察百官,但诛赏之权当归圣上。”
“准。”
“我朝六部朝官俱备,各有职所,丞相辖制百官,协助圣上管理朝事,官职可虚设,主御史监察之职……”
“停。”皇帝抬手制止,似笑非笑地看着跪在殿中的紫色身影,“孟卿,你再将权力分发下去,丞相之职可废矣。”
孟明远面不改色地道:“权不易集于朝臣一人手中,权大则易失控,于国无益。”关键是让皇帝不舒服,在皇权时代皇帝不舒服,大家谁也别想舒服。
“好,卿能说出这样的话便是大善。”皇帝哈哈一笑,“但丞相职权太薄,又如何能让政令一路畅通?”
孟明远心里叹气,知道话题到此为止了,丞相在这个时代尚没到明朝时需要为皇权殉葬的地步。
丞相这个官职,在历史上可说是喜剧的开局,悲剧的结尾。
但,只要在他任内不会被殉葬,那后面的事就让后人去操心吧。
☆、44公子风流
年少居相位,几多羡慕,几多嫉妒。
孟明远无喜,却有忧。
历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多少权臣能得善终?更别提丞相这个开局喜剧,悲剧收场的官职了……照上一世书本知识和影视书本累积的资料来说,皇帝老子想给儿子留可用之臣,必要采用先抑后扬的做法,老子狠狠收拾臣子,儿子上位施恩,让大臣感激涕零,肝脑涂地以报……这真是虐恋情深的剧码啊,让人无比蛋疼。
孟明远觉得那些大臣简直是M啊,如果元德帝也这么对他,他被太子重新启用后也只会朝着尸位素餐奔,绝对不会给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哥没病!
幸好,元德帝没走那种按后世常理推论逻辑性绝对正常没硬伤的老路,否则他肯定不会配合。
尼玛,不就是早死早投生吗?
哥这一世好说也多赚了十几年,够了,爱谁谁,以为这日子他过得多舒坦吗?还不如人生清零重来一遍呢。
散朝之后,百官齐齐恭贺,孟明远微笑着回礼,心中却殊无半点喜悦。
一朝丞相,位列百官之首。
办公地点当然也就要从御史台搬到六部尚书齐集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中书省。
说是六部尚书齐集其实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确切地说中书省有六部常驻官员,六部尚书在需要的时候会在这里聚头,与丞相一道商议处置关系国计民生的政令法规。
大多时候,中书省是丞相的专属衙门,这里的朝政办公硬件配备与东宫相比是毫不逊色的,因为某些时候丞相权限是大于太子这个未来帝王的。
孟明远下朝直接被人领到了中书省,他在御史台未完成的修庆律工程,那些卷宗典藉已经被专人送了过来,且已经安置到了他的办公室。参与此事的属官也自觉自律地过来报到,不敢有丝毫懈怠。
刚刚升官的探花郎暴躁了,你妹!
他刚刚把御史台收拾一新,办公条件跟以前相比简直鸟枪换炮啊,这就一闷棍把他给扔到这未开化的中书省来了?
这是坑爹呢?
这怎么能成?
丞相大人怒了,一挥袖子,“搬回御史台去,什么时候中书省的办公条件跟御史台一样了,本官再搬过来。”
“……”
丞相大人甫一授官就谏言让皇上削相权,可谓直犯天颜。
诤臣铁骨铮铮!
可,这铁骨铮铮的诤臣能臣权臣,削自己的权眉头都不皱一下,对办公条件的却能立刻就被点燃暴点,拂袖而去。
人,果然都是有逆鳞的!
仔细想想,其实也能理解相爷,他费了那么大劲儿从户部弄来了拨款,把御史台收拾一新,结果还没享用几天,就被人挪窝到了中书省,那表示他一切都得从头再来,这事搁谁身上谁都窝火,若相爷是降官也就罢了,可他是一飞冲天啊,完全不需要忍气吞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