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录(453)
钱掌柜嘴角牵动,忽然对丘神勣道:“你所说的是什么地方?我倒是愿意试一试新鲜。”
丘神勣蓦地敛了笑:“畜生,不识抬举。”一招手,两个差官上前,便要押着钱掌柜离开。
袁恕己道:“郎官且慢,公主的下落交代还在此人身上,你把人带走了又怎么说?”
丘神勣道:“先前袁少卿说公主在杨府,那就开始翻找就是了,不过我看杨府如此之大,要找起来只怕也是难的,偏偏这人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如你我兵分两路,你负责搜寻,我负责逼问,看看谁先找到殿下,如何?”
袁恕己见他眼中闪烁狡狯残忍的光芒,心中厌恶。
本要拦阻,许圉师忽然道:“丘郎官审讯是一把好手,有他开口只怕事半功倍,袁少卿不如就依他所言就是了。”
许圉师是个颇有德望的人,袁恕己也早闻名,对他颇有好感,此刻听如此说,他心中转念,便道:“既然许侍郎也赞同如此,我自当随从。”
丘神勣轻轻哼了声,又格外告辞了贺兰敏之,往外去了。
阿弦叫道:“钱先生!”
钱掌柜临出门之时回头,望着她笑了一笑,一言未发地去了。
就在丘神勣前脚刚刚离开,杨府的管家跟一名大理寺的差官匆匆而回,禀告道:“回老爷,少卿,各处都已经找遍了,没有找到任何踪迹。”
杨思俭不知这消息是喜是悲。
方才他回过味来,便命杨府管家同大理寺差官一并出外,满府搜遍找寻太平,如今却一无所获。
就在众人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阿弦忽然看见门口处,有一抹粉色的裙裾缓缓曳过。
阿弦迟疑了会儿,迈步出门,扭头看时,却见身侧右手边走廊拐角处,有一道影子正头也不回地慢慢而行,粉色的裙子,底下透出些许葱绿裤脚。
太平公主从失踪,到被找到,不过是短短四天的时间。
虽然私底下曾暗潮汹涌,为此而被牵连其中的人足足上百,但对于长安城大多数人而言,几乎都不知道皇宫内曾发生过这样惊天动地的一件大事。
起初是卢氏受辱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后来又换了一件儿,那就是上官仪被人举报谋反,合家入狱。
大家都在议论上官大人身为两朝老臣,为何竟如此想不开。
但也不乏有识之士,知道“谋反”只不过是一面取人性命的利刃而已,它未必真有其事,而可以无中生有,腾挪自如。
上官仪之所以入狱,起因是太平的失踪,但就算是太平公主找到,上官仪的罪名也并未因此消减,反而更甚。
对于有些人来说,已经迫不及待,兵贵神速,很快上官仪的最终罪名已经定好了。
这一夜,御史台的天牢之中,来了一位探监之人。
狱卒挑着灯笼,小心翼翼地送人入内,来到最里间儿的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借着幽淡灯火,可见里头一人盘膝而坐。
狱卒将灯笼插在门上,垂首而退。
门口的人道:“上官大人。”
牢房里的上官仪听了这声音,方回过头来。
当看见来人之时,上官仪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我落入这般境地,人人避之唯恐不及,你却前来探望,难道不怕皇后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吗?”
原先写下废后诏书之后,他心中惶恐,有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感,但如今自知天命已达,之前的种种惶恐反而散尽,只有满心空茫,双肩轻松。
门口那人道:“是崔晔无能,不能相救大人。”
灯火之中,映出一张眉目入画的沉静容颜。
上官仪摇头道:“顺她者昌,逆她者亡。自从起草废后诏的那日,我便知道迟早会有这样的一天,只不知我大唐有这样厉害的一位皇后,到底是福是祸。”
此语有几分耳熟。崔玄暐不语。
上官仪望着他静默站在灯影里的样子,道:“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他笑了笑,道:“只是你不该来看我,太冒险了。”
崔晔沉声:“不能相救,定要相送。”
上官仪目光涌动,忽然仰头一笑:“说的好,我领了你的心意了。”
崔晔道:“您还有何心愿,某当尽力完成。”
上官仪思忖片刻:“我有一孙女儿婉儿,年纪尚小,稚子何辜,以后不知飘零何方,你若能救护一二,我于九泉之下也心怀感激。”
崔晔道:“某记下了。”
上官仪面露释然之色:“多谢。”
崔晔道:“公若无其他吩咐,我便告退了。”
上官仪点了点头。
崔晔站在监牢之外,望着夜影之中身着囚衣的身影,最终双眸一闭,转身迈步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