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箸记+番外(439)
沈端砚这才知道,原来是她偷偷让人换了汤药,才会有了这个孩子。
他又是好气又是无奈:“你既然有了要孩子的打算,为何不提前知会我一声。”
提到这个,年清沅不由得有几分心虚:“瞧你的样子,我若是早早告诉了你,你定然要不同意了。好了,你也莫要生气了,这次是我不对。我只是想着,若是只有阿榴孤零零一个,若是等你我百年之后,她连个兄弟姐妹都没有,岂不是孤单得很。”
沈檀书始终不愿意嫁人,这样下去,沈家的下一辈只怕就只剩下阿榴一个女孩了。
沈端砚沉默半晌,才叹道:“阿榴她虽然没有至亲的兄弟姐妹,但也有明珠县主,还有瑞哥儿这样的玩伴。至于日后,若是你我去了,身后事我们也管不了许多。儿孙自有儿孙福,且看她自己的造化吧。”
年清沅抬手打了他一下:“什么叫儿孙自有儿孙福,阿榴只是一个女儿家。男子有立身进仕的门路,至少能考个科举。若是文不成,也能和二哥一样走武将的路子。再不济,卖力气种田去也能养家糊口,可女儿家有什么。如今你当着首辅,自然万事不愁,可将来总有人走茶凉的一天。若是给阿榴寻亲事,即便我们再怎么相看,也只能看一时的好,往后她自己还有好几十年的日子要自己关起门来过。家中若无兄弟帮助,你让她怎么办。”
沈端砚无奈,捉了她的手道歉:“是我考虑不周,但你既然有孕了,阿榴的事情就交给我来想办法,你好好养胎。”
年清沅这才露出笑意:“你这说的这句话倒还像样。”
自那日之后,年清沅的肚子终究是一日日大了。
小阿榴也知道阿娘要给自己生个小娃娃来陪她的事情,偶尔也会趴在她肚子上听一听,好奇地眨巴着眼问她:“娘,你生的小娃娃是弟弟还是妹妹呀。”
年清沅也有点发愁:“我也不知道,但愿是个小弟弟吧,这样以后他长大了,还能保护你。”不过若是个女孩子,也没什么,总归能和阿榴两人相互扶持,让她多少能放心一点。
小阿榴小嘴一撅,傲气冲天道:“我才不要弟弟保护我,我有明珠姐姐和瑞哥哥。等回头娘把小娃娃生下来,我可以护着他。”
年清沅微微一笑,哄着自己心爱的小女儿:“好,我们阿榴最厉害了。”
暮春和暖的日光柔柔地照在她们身上,画面一时温馨美好得让人忍不住驻足。
听到院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年清沅下意识循着声音望去。
只见沈端砚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她们母女二人。
满院子春光中,两人相视一笑。
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结局
元嘉十五年,名震天下二十余年的首辅沈端砚辞去官位。
虽有皇帝太后苦苦挽留,但沈首辅依然挂冠而去,携妻出京远游,自此踪迹全无。
有人说,曾在江南一带见过沈氏夫妇的踪迹;也有人说,沈大人曾在蜀中著书讲学;还有人说,他们当年一路离了京城之后,便径直去了闽地,在那里隐居。
众说纷纭,他们究竟去了哪里无人得知。
又一岁仲秋,泉州城。
傍晚时分的码头上仍然人来人往,一艘船正靠近岸边停泊。
船客们纷纷带着行李包裹下了船,也有那等大户人家几十个奴仆搬着行李,侍卫开道护着衣锦风流的公子哥下船。
说是公子哥也不确切,这人眼看着明显年龄也不是二十出头的青年人了,只是面上无须,神态还有几分公子哥的风流骄矜,浑身上下一副富贵不知愁的模样,所以看着格外年轻。
秋日的天气里,他手中还拿着一把描金乌木骨扇子,打开来胡乱扇两下,一双眼在岸上的人群中搜寻着他想要找的人。
可还没等他看见,身旁的侍从就指着一处叫道:“在那里!沈老爷和咱们家姑奶奶在那里!”
公子哥连忙看去,果然看到那头张望的人正是他那亲妹妹和便宜妹夫。
这公子哥不是别人,正是年三。
今年春,他这首辅妹夫突然辞官,只留下奏折和一封家书,之后就和他妹妹南下远游了。他打听了许久,总算得了他们的踪迹,一边传书让他们在这里等等他,一边乘船匆匆往泉州这里赶来,今日可算是见到了。
沈端砚今年也有四十多岁了,只是他面容清俊,一身青衫淡然出尘,乍一看仿佛还是个年轻的书生。他身旁的女子玉钗挽髻,眉眼清丽,仿佛还是当年模样。
两人并肩而立,宛如一对璧人。
年景珩见了他们两人就到:“你们两个,不说一声就自己跑了,未免也太不够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