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箸记+番外(274)
年清沅不由得欠了欠身歉意道:“抱歉,是我没有照看好王妃,让她喝多了。”
临安郡王皱了皱眉头才道:“无妨。”
两人并没有什么话可说,年清沅很快就准备告辞。
等她走后,临安郡王吩咐身边的长随道:“去沈大人那边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
……
时间一日日过去,两家人相持不下。不仅年家人背地里心焦,连温家那边也不好受。
虽然目前看外头的风声是他们站了上风,但温夫人一日不到京城,一日拿不出关键性证据来,他们就下不来台。若是从前的侯府家大业大,自然不当一回事,但是如今这样,却由不得他们不心虚。
一开始温柏青被温清语三言两语冲昏了头脑,这会冷静下来细细分析过后,才后怕起来,连忙找她商量对策:“妹妹,我觉得咱们是不是有些操之过急了。”
温清语不以为意地笑道:“兄长,既然都已经这么做了,您还怕什么呢?”
温柏青担忧道:“我原先的打算是,咱们在暗中操纵,可如今咱们既然主动露了头,只怕场面一时没那么好收拾了。那个年氏女其实也不是那么重要,我看她也不是那么像你七姐姐,万一她跟咱们真的没什么干系,又得罪了年家,那岂不是要惹火烧身了?”
温清语轻笑一声:“兄长,你现在担心这个,是不是太迟了。”
温柏青的神情一滞。
温清语安抚道:“好了,兄长,你就莫要担心了。无论如何,咱们家保证都能从这件事里漂漂亮亮地抽身,你且放心吧。更何况我算着日子,应该就这两天,娘也该到了。你与其发愁别的,不如好好想想怎么让娘好生住下。”
她猜的没错,第二日傍晚,从西北赶来的温夫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温家兄妹早已亲自在城郊等着,一见了他们的马车,便连忙上前去迎接母亲。
在丫鬟们的搀扶下,一位身穿绫罗绸缎的中年妇人下了马车。
她的面容和年清沅其实有几分相似,但神情郁郁,莫名给人以阴沉之感。从前是侯夫人养尊处优,这些年在西北,虽有人照拂,但也吃了一些苦头,整个人都清瘦了不少,颧骨也突了出来,看上去有几分刻薄。
不过见了数月不见的一双儿女,她这张阴沉的脸上也露出几分真心的笑容来,尤其对着素来疼爱的女儿温清语,更是关切道:“你怎么也跟着你兄长跑到这里来了?这里风大,你身子骨又弱,万一吹了风着凉了怎么办?”
温清语笑着撒娇道:“娘,我哪里有那么娇贵。女儿是想您了,才特意和兄长一道出来接您的,谁曾想,您竟然还不领情呢。”
温夫人不由得爱怜道:“好了好了,是娘说错话了。几个月没见,你定是没有好好吃饭,我看你都瘦了。”
一旁的温柏青连忙道:“好了,你们何苦在这地方说。先上车,咱们先到了地方再慢慢聊也不迟。”
母女二人上了一辆马车,一路颠簸着直到进了城,东拐西拐地进了温家兄妹落脚的那条巷子,兄妹二人这才搀扶着母亲下了车,进了宅院。
一进了门,温夫人便用挑剔的眼光看了看四周的环境。
丫鬟们早已等着了,见到主子们回来,纷纷忙活起来倒茶送水上点心。
温清语吩咐道:“不要茶,快取一碗紫苏熟水来,让夫人解解乏。”
丫鬟们赶紧下去,又重新换了一盏紫苏熟水来奉給温夫人。
温清语有几分不满地抱怨道:“这些临时买来的丫鬟确实不顶用,调教了这么些日子,还是笨手笨脚的。”
紫苏熟水有宽胸解滞之效,最适合长途奔波劳累后的人。
温夫人一饮而尽后,果然觉得胸中的浊气消散许多,不由得慈爱道:“家里的兄弟姐妹那么多个,还是就属清语最贴心。”
一旁的温柏青笑道:“可不是嘛,人家都说女儿是为娘的小棉袄,咱们这一房如今就清语一个女孩,您也最偏疼她了。”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说笑起来,才说了没几句,就有丫鬟从外头匆匆进来对着温柏青说了几句。他眉头不禁皱起,很快又舒缓开来,对着母亲妹妹笑道:“娘,我有些要事在身,只怕要先走一步了,还是让妹妹好好陪您吧。”
温清语不满道:“你又有什么要紧的事,能比娘还重要的。才刚说没几句话,你就要走,哪有这样的道理。”
温柏青脸上露出几分无奈之色:“好好好,都是兄长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