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故事里(14)

作者:湫山夏石

他不知道那一头的林寂,正沉浸在白石的声音里恍恍惚惚,看着这段话,各种情绪压抑在心头的她泪如雨下。

她在那一瞬有些恍惚,仿佛听到白石在耳边如是言语。

第7章 第6话

这一晚林寂睡得特别好,一夜无梦。林寂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已经睡在床上,窗帘没拉上,阳光透进来,晴空万里。她看着窗外湛蓝的天,心情跟天气如出一辙。

昨晚她睡在秋千椅上,必然是林树不放心过来看她,把她抱进房的。餐桌上的早餐证明了她这一推想。林树在旁边留下了便笺,向她致歉并让她不要难过,说他会去劝慰母亲。这让林寂的心情好上加好。

愉快地吃完早饭,她先去了文棋所在的Master D杂志社,跟文棋及其主管开完创作会,她的新作《恋声系》就正式敲定了。

接下来的一周,林寂的生活忙碌而充实,每天蹲在工作室里专注于创作,真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她好像已经忘了在深夜追问人生意义的事情,自然也不记得自己在白石的声音里泣不成声,她只是习惯性地打开音乐,单曲循环着几个月前白石发布的歌曲《朝暮》。

助理许攸、程瑜也在开完创作会后正式回归。林寂跟国内大部分漫画家不同,她病态地热衷于手绘,而非电脑创作。她的工作室就在自己家里,里面除了三人的工位,堆满了稀奇古怪的东西,欧美复古物件、东方建筑模型、古代刀剑、蒸汽朋克模型,甚至还有很多不知从哪儿淘来的号称某些原始部落的装饰品、图腾等……手绘创作比之电脑绘画要辛苦得多,好在跟林寂一起工作乐趣也多。林寂工作时并不会自动隔绝周围的一切,她会随时因为自己的脑洞而爆笑,甚至将其延展成一整部喜剧,给工作增添了很多色彩。

直到就诊日前一天,她看着日历,忽然意识到自己还是个精神病患者。她不得不考虑明天的剧本是什么,不过还没等她把剧本构思成熟,时桥南就发来消息取消了明天的见面。

苏澜案初审开庭就在明天,时桥南作为精神鉴定医生需要出庭做证。他这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要准备论文为明年夏天的一个国际会议换取门票,还要参与他在美国的导师麦肯恩先生的研究项目,此外手里还压着十几首歌曲没录,临床治疗反而成了一种休闲娱乐。

苏澜案的精神鉴定进行得并不顺利。三个人第一次产生了分歧,周奕君与时桥南一致认为嫌疑犯黄一亭属于精神失常,但阮枞坚持称对方没有精神问题。最终检控无奈,找了另一组鉴定人员,结果为没有精神问题。黄一亭的家人并不信服,申请了第三组鉴定,结果为精神失常。

关于黄一亭的精神问题一下子陷入了争议中,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由三位确认精神病的医生和三位确认没病的医生分别上庭做证,最终决定听天由命。自然,他们都知道,无论结果如何,败诉的一方都必然会上诉。

林寂忽然松了一口气,翻了翻自己准备的资料,目光落在“意象对话”四个字上,于是问:“时医生,你尝试过意象对话吗?我在想,如果在意象对话中满足自己的心愿,是不是走出来会更容易一些?”

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林寂的确开始怀疑自己真的有心理问题,这个治疗一则是她想用在漫画中,亲身体验一番更有话语权,二则是真的想看看对自己有何影响。

“时医生,如果可以的话,下次我们能尝试一下吗?”

时桥南的确曾在两个病人身上尝试过,不过他们的病症跟林寂不同,一个是抑郁症,一个是焦虑症,他没有把握这种治疗对林寂有用,但还是如实作答。他说:“意象对话一般是针对存有心结的患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你现在这种情况我不建议。你本身已经出现了幻觉,如果贸然进行意象对话,可能会扰乱你的精神,让你更难分清真假虚实。”

“我这难道不算心结吗?所有的偏执都来源于心魔,不是吗?”林寂不肯放弃。

时桥南回:“让我跟我的老师讨论下再说吧。”

意象对话是这几年国内比较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式,利用催眠技术进行意向引导让患者产生清醒的梦,从而帮忙他们走出心理症结。这种治疗方法依靠的是患者的想象,所以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适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本身就难以分清现实与虚幻,若进行意象对话,反而容易导致情况失控。妄想症自然尤其不适合。

时桥南本想拒绝,但心念一动,鬼使神差地给林寂留了余地,说完他就后悔了。挂断电话,他看着手机,有些哭笑不得。没办法,他只好拨通了远在波士顿的导师迪伦·麦肯恩先生的电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