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来我农家乐(285)
长孙无忌过来了:“徐姑娘,你买的那个羊毛地毯是多少钱呢?”
武则天和他对视,两个人都看清楚了对方眼神中所含情绪。
很显然,他们都发现了其中和他们的认知所不同的地方。
徐雪筠看了一眼账单:“这一个地毯八千多块,是三米乘四米的,算下来的话一平米六百多,还好吧?”
一般来说只要是真羊毛的东西,价格都不便宜,不说在旅游景区,普通的羊毛地毯一平方也在四百左右,根据羊毛的品质以及编织的方法,价格不同。
工厂的地毯会便宜一些。
殊不知这个价格都已经让他们心惊了。
后世的人,怎么会让羊毛的价格涨的如此厉害,那边关富裕,国家还会安稳吗?
第111章
自古以来,中国对于皮草的需求量就没有降低过。
普通人是出于保暖的需求,而上层人士则会追求皮草的种类顺滑度,光泽度,稀有度等等,这些都给游牧民族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而人们常说的羊毛卖不出价格,也只是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实际上普通人也依旧不是那么轻易就能买下来羊毛制品的。
这个问题被朱元璋发现了,所以他推进人们种植棉花,为的就是遏制这种采购交易,不让游牧民族继续发展扩大,但棉花只是取代了一部分的毛皮需求,事实上哪怕直至近代,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消费国和进口国。
因为中国人太多了。
羊毛是人类在纺织史上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不仅柔软且富有弹性,羊毛制品论从保暖度,吸湿性,手感,穿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价值。
而传统的游牧民族畜牧方式,就注定导致在古代羊的数量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所以朱元璋的目的的确达到了,在人这个大盘子扩大的情况下,对于羊毛的需求可以说相对减少了很大一部分,也让之前只能穿丝棉,乱麻过冬的百姓有了更好的选择。
就会让一些人很不理解,不是说要遏制这种经济交易,不让游牧民族拿捏住中原地区过冬的命脉吗。
但实际上上虽然依旧采买羊毛,但是其中的供需关系已经改变了,羊毛从‘必须品’变成了‘奢侈品’,是有能力的人改善生活才会去购买的物品,已经没有再被扼住过冬的喉咙了。
这里的羊毛一直都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羊毛制品的价格从始至终没降过,但是对于中原地区和蒙古之间的贸易而言,形式已经发生了反转。
但这可是到明朝的事情,在此之前的几人看着后世的羊毛制品价格如此昂贵,眉头都不禁蹙了起来。
这岂不是让这两片地区的人吸纳了大量的财富?
再一听徐姑娘和老板聊天,竟然还说后世的国家在扶持新疆,蒙古的经济发展。
辛弃疾很羡慕,这是很明显已经将新疆和西藏与整个国家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才有底气做出来的帮扶。
而他们......
辛弃疾觉得心脏一阵刺痛,又觉得很是无颜——没有什么时候比此时更想要将丢失划分出去的国土收复回来。
可南宋朝廷在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主和的风气就一直占据上风,哪怕辛弃疾再想收复失地,但在他的主战立场和整个朝廷的主和政治都相冲突的时候,仅凭他一人也是无法左右情形的。
并且他的身份也一直没有得到朝廷诸多文官的信任,辛弃疾是由他的祖父辛赞教养大的,而其祖父辛赞曾在金廷入仕。
这就更让一部分人怀疑他这个‘归正人’别有用心。
再愤懑,再郁郁不得志又有何用?
可即使阻力重重,辛弃疾的想法也从来没有因为这些困难而改变过。
战!一定要战!
若是不战,他们怎么可能会在后世不出国就踏在了这片土地上呢,又怎么可能会悠闲的在雪山上观看日出呢?
以交纳岁币换来的和平,是真正的和平吗?
辛弃疾只觉悲凉。
徐雪筠发现他面色苍白,连忙询问他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
张良看了他一眼便知其因,和长孙无忌配合着,一人拉走了徐雪筠打断她的疑惑,一人则去宽慰辛弃疾。
长孙无忌说是宽慰辛弃疾,但他自己说的也只是一些漂亮话而已,无他,因为是个有血性有志气的臣子,都能体会此时辛弃疾的心情,这也让长孙无忌在宽慰辛弃疾的同时,内心则在不由自主的悄悄窃喜。
起码他们陛下从来都不会使壮士有志无门。
尉迟恭摸了把脸,他们陛下何止是不让壮士有志无门啊,最勇猛的就是他了。
天策上将难道是天天待在家里,朝人讨好卖乖得来的?
现如今的安定场面,难道是求和换来的?
只有先打,打到人怕,才能说和平的事情。
李靖双手抱胸。
窝囊的将领带不出好的兵,这句话换成君王和臣子也是相同的。
并且……在玄武门之变时,是陛下亲自射出来了第一箭,射杀了李建成。
因为若是君王都害怕担责,将士们又怎么敢跟着他大胆冲锋。
所以贞观年间的大臣们都很不理解,不只是不理解宋朝君王,也不理解宋朝官员。
朝廷上下,就只有那几个有血性的不成?
打仗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但为官难道没有一丝追求吗?
同时也对唐玄宗再次不满。
陛下好不容昂让四海升平,又历经几代人的努力,结果……哎!
张良拉着徐雪筠,拿了一件漂亮披肩询问她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