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诸朝来我农家乐(219)

作者:酒禅

他觉得自己的操作没有问题啊。

这一个大水池有好几个小竹帘,李斯他们也没在旁边干等着,而是两两聚在一起,自己实验了起来。

刘彻还看到远处有一个超大的竹帘,估计需要四五个人合力才能够使用。

他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于是又把木浆倒掉,从头再来,只不过这次再来结果好像也还是一样,多的多少的少。

站在他身边的是王羲之。

见刘彻两次都失败了,王羲之不由得着急起来,想要自己也上前试一试。

刘彻给他让开了,不过没抱什么希望,觉得王羲之也会和他一样失败。

这个东西看着简单,操作起来可一点也不简单。

果不其然,哪怕在旁边看了两次了,王羲之自己亲手做起来的时候也依旧没有成功,只能说和刘彻比起来要比他的稍微好一些,因为哪怕也是薄厚不均匀,但起码整个竹帘上都已经铺上了木浆,没有露白的地方。

小萌老师鼓励他们:“不着急,慢慢来,做纸需要能够耐得下性子,越着急就总是越做不好。”

王羲之又来了一遍,结果却大同小异,再一抬头却发现李斯他们已经舀起来了一张。

他不服气。

他难道就比他们做的差吗?

观看天幕的众人一边看着刘彻他们做纸,一边看徐雪筠画石膏娃娃。

没错,有两个窗口,因为徐雪筠一开始就没想着给他们直播做纸,而是给他们直播自己画石膏娃娃的过程,殊不知不少人都在心里无能狂怒,平时给他们看看石膏娃娃也就算了,现在这么紧要的关头,到底是谁想看画石膏娃娃?

幸好天幕总是那么的善解人意,给他们开了另外一个窗口,这才让他们没有急出来高血压或者心脏病。

虽然在刘彻和李斯的时代,纸张的制作方法还不够完善,但自从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后,手工造纸的流程就大同小异了,于是在之后的朝代,不少人替刘彻和王羲之着急。

“唉呀,不要握着竹帘的框啊,捏着它的边儿,轻轻往前一送,不用给它力道,也不用把它翘起来,它自己会起来的。”

竹帘那上面都绑着绳子呢,距离都是算好的。

这一往上一提,木浆可不就倾斜下来了。

刘邦看的津津有味,如果说刘彻的时代还出现了一些简易的不能书写的纸张,但在他的时代,他连纸的一根毛都没见着。

所以这个造纸术对他来说那就是白给的东西。

“真是神奇,木头砸着砸着竟然能变成这么轻薄柔软又坚韧的纸。”

不过他也只是准备派人去研制一下,没打算大力推广,因为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劳力可以供他们上山去砍树木来进行造纸了,最首先的目标是顾及所有人的温饱。

学习知识晚上几年也不怕,毕竟又不是说不会一加一等于二,第二天就要拉出去砍头。

但方法肯定还是要记下的。

刘彻又试了几次,最终发现了诀窍,倒不是说知道自己力有问题,而是让王羲之在对面也握着筐子,这样他们两个的力就恰巧抵消了,刚好就可以轻飘飘的把竹帘给荡下又荡起。

这样一张薄厚均匀的纸就铺在了竹帘上,只等着压扁以及晒干。

“原来还要压扁。”东汉时期的人们觉得自己也偷到师了。

他们大多就是像小萌老师说的那样,都是一次成型的,很少会反反复复的舀浆铺平,然后叠放。

之前倒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现在一想,的确觉得如果几层纸叠起来的话,的确要比一次成型的纸更加防渗。

村头的老乐头就决定等会试试看。

这活计看着也不是很累人,他要是能学会,就能为家里再多添一份家用了。

米芾几人在这里造纸,徐雪筠则是尽力的夸耀着她的石膏娃娃。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不是来玩的,而是刚刚完成了一副旷世巨作。

不少小摊贩们一会想着要去学习造纸的法子,一会儿想着这个石膏娃娃是怎么做成的,涂在上面的颜料又是什么?

不过别说,还挺好看的。

重点是非常能够赚钱,这一个石膏娃娃涂完竟然要三十块钱。

三十块钱都能买半个链接的红薯了,结果就换成一个小小的石膏娃娃,那在地上涂或者在石头上涂有什么不一样吗?

第89章

在古代娱乐的方式绝对不能说匮乏,但也的确没有现代花样百出,并且最为丰富的消遣都是有钱人专属的。

现在看着徐姑娘在那画白色石头——似乎有点形状的白色石头,但也还是石头嘛。

因为他们不理解桌上摆放的图形。

有的是一个人的身体上长了一个猫头,有的是两个圆不隆冬的脑袋和肚子,但是没有头发……

让初次见识到的人觉得当真是怪模怪样。

“石膏娃娃……”有人琢磨出来味了,“是用石膏注型的玩具吗?”

玩法就是在这些白色的石膏上面用颜料涂画。

像是绘画,又像是壁画彩绘,也像是给花瓶碗碟上色。

但想通了相似之处,观看天幕的人反而更疑惑了。

他们请人来做还要给钱呢,徐姑娘竟然交钱去画?

这是个什么爱好?

就像是刘彻他们造纸一样,其实他们也不清楚为什么他们干活还要给店家交钱。

这就是时代的不同,在人们还在追求物质的时候,是很难体会精神需求这种事情的。

古代和现代都有相关的理论,而现代被人们广为认可的是马斯洛图的需求层次理论。

上一篇:重度喜欢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