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忌(562)

作者:往生阙

长生不老……

世间为何会有长生不老?秦皇的求长生,明明是求药,为什么会和山海镜有关?更何况, 他求长生不是败了么?自古以来的帝王不乏求仙问药者,从未听闻有人成功过。

其他入镜人翻阅卷宗,不知看到了什么,也惊呼起来。

那些书籍上写着的都是中原文字, 起初是先秦时文字, 后又演变为篆书,他们看不太懂, 便只得放弃,但后面的汉字慢慢演变,渐渐也能看明白一些。

也有人觉得诧异, 明明是倭国书, 却写着汉字。再一想,倭国文字也都从汉文演变而来, 且这些记录兴许都是从中原流传来的,若是换了文字记录免不了缺词少意,便不觉得奇怪。

翻到后边,有了一些关于“海上仙山”的记录。

东瀛岛四周,不断有渔民声称见到海上仙山。为此,从古至今的倭国国王不断派船出海去寻仙山,可大多数都不知所踪,少数几个回来后也成了痴傻之人,或是茫茫然不知自己去了何处,毫无印象。

他们自然想起了自己见过的“海上仙山”。

有人见多识广,道:“海上有这样的蜃景再正常不过了,沙漠里、海边,最是容易见蜃景。”

也有人反驳。

“如果都是蜃景,那些一去不回的和变成痴傻的渔夫又作何解释?”

这下那些人就没法说了,他们也想知道啊……

继续翻阅,这些卷宗大多记录海上奇观,对国内怪事记录甚少。再翻翻,又有一些卷宗记录着某个家族的兴衰。

据说那个家族的祖先正出自当年随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秦时,徐福出海遇海啸,来到岛上休息、补船。

在此期间,船上一部分童男童女听闻岛上有鲛人,自愿留下,意欲寻鲛人长生之术。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住了下来,过着隐居的生活,生儿育女,绵延后代。

只是……直到现在,也没有鲛人的消息。

后来,这个避世的家族被当时倭国国王找到,亲请出山,施以厚待,许以高官厚禄。

大王认为他们拥有大梁血脉,又因随徐福出海,带有灵性,总有一天能寻到当年徐福的仙路,固而一直维护着这个家族的纯性血脉,不令其与外人通婚,哪怕是公主也不行。

这个秘密被流传下去,即便后来倭国政权更迭,政变兵变不断,这个神秘的家族也始终为统治的大王厚爱着,并从某代起——赐姓斋宫。

斋宫贺也沐着众人惊诧的目光,怅然道:“不错,我就是斋宫家族后人,我……我也拥有汉人血脉。”

他说是有,谁知道呢?

一百年,能让一间结实的屋子破旧倒塌,能让一棵榕树苗独木成林,能让一个婴孩的重孙也呱呱坠地,再长些,能见证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王朝由兴到灭……

从大秦至梁,两千多年,二十个一百年再多些,那些繁华的、以为不朽的,都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中。近两千年前的汉人在这片岛上,谁又能得知发生了什么?

再者,汉人有多少?

大梁有几十座洲,上百座城,近万个村……大梁最不缺的就是人。还有谁会在意千年前流落出去的一点点汉人血脉?

只这么想,就叫人感觉呼吸困难到喘不上气来。

斋宫贺也显然也知道,他这点点血脉不算什么,不过是对中原来说可有可无的一点点。他从内到外,骨头里都刻上了倭国的印子,他穿着和衣,梳着倭国男子样式头发,吃着倭国的米粮食物,说着倭国的语言……

可他仍旧向往着大梁,那个在书中如画的中原江山。

“这样的秘密,还不够。”

姜遗光打破了这片寂静。

就算他们的确是跟随徐福出海的童男童女后代又如何,徐福本人都已作古,还有谁能承认?

他看向斋宫贺也。

果然,斋宫贺也又恢复了不少。

大梁人恶意奔来、先王暴毙、大军镇压,又有镜中折磨、镜外灭国之祸,接二连三的打击才让斋宫贺也防备不及下被逼到几乎崩溃。

但姜遗光清楚,如果在那时彻底把他逼疯,他只会得到一个傻子。所以,他收手了,让斋宫贺也又慢慢恢复,等他恢复了理智后,会变得比原来更难缠。

但如果能在这时控制住他,他就再也不会背叛了。

三国志中,诸葛孔明收服孟获,不也七擒七纵吗?

幽绿夜明珠嵌在他们头顶的琉璃底座灯笼里,映衬着少年的目光幽僻奇诡,不动声色地打量。

不像在看人,倒像在衡量货物。

但因为那少年自身都不大像个活人,这样的目光便也少了几分冒犯,多了点仿佛与生俱来的阴冷。

一入镜人跟着说:“的确不够。”

他们心急,把放在书架上所有的书都大略翻了翻,没发现什么新奇的东西,大多都是斋宫家族的记录。

真正的宝物,不,真正的秘密应当不在这里。

斋宫贺也说:“那你们还想要什么?”声音有些恼怒。

他话音刚落,姜遗光便冷冷道:“总之,想要不止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故事。”

他就微光打量那尊鼎,凑近了,才能看清鼎身刻着的铭文和图案,微微皱眉。

他没见过这种文字,不知来自于何处。

直觉告诉他,斋宫贺也还隐瞒了更重要的事。

斋宫贺也对姜遗光还是有点本能的发怵,此时却不相让:“我已经把你们带到这间宫殿了,如果还想知道什么——”

“那就让我见到大梁的陛下,我会亲口把一切说出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