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1093)
作者:暮予
想到这里,孙采薇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花滑运动员比普通人更深刻地认知到丛澜和《风暴》的恐怖程度,如何在赛场上将节目表现得尽善尽美,是所有人都想知道的。
也许太多的人没有办法做到,也许有的人压根就不想费力去做,但所有人都承认,能做到的选手是最强大的。
狂欢的冰迷里极大多数人是无法感受到这份“强大”的,他们兴奋的点在于丛澜clean了、丛澜90+了、丛澜破纪录了、风暴又一个纪录在手了……
就算有人提到,丛澜这番表现已经超越了正常选手的水准,大家也只是浅显地表示赞同,而不能去真正体悟这句话内里的深刻含义。
不少媒体方都去采访了在现场的专业人士,教练也好运动员也罢,不约而同地问出了同一个问题——你对丛澜这场短节目如何看?
如何看?
稍后比完赛的天草梨绘苦笑,她佩服地连连点头:“已经超过了我所能追逐的视线范围,对,我一直想追上丛澜,尽管我知道这很难。以前还可以望其项背,但现在,我连她的影子都看不见了。”
退役的星野晴奈在推特上发言,说道:花滑史上人类之瑰宝。
日语的措辞一向有些让人起鸡皮疙瘩,她一句话就将丛澜放到了最高处。
丛澜粉丝以为会有人来骂,结果没等到黑子,倒是先等来了很多其他运动员。
有在役的,比如养伤的娜塔莉,她说,不论从什么角度来看,这场比赛都是绝佳,毫无挑剔可言;
有退役当解说的,比如6.0打分时代某个得到了三次世锦赛冠军的男单前辈,他说,我想知道为什么P分居然不是满的?
有作为教练的,比如曾经的冬奥冠军,男单也好女单也罢双人冰舞都没有吝啬对丛澜的赞美。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第二波热度时刚比完赛的莉莉娅。
她一向是敢说敢表白,数次在媒体的镜头前真诚夸赞丛澜。
“我知道破纪录了,当时我在后台没有看到现场,但我听见了声音。”莉莉娅并不介意在自己的短节目赛后,于混采区被问到关于丛澜的问题。
她那个时候在热身等待出场,不过前后场并不怎么隔音,观众席热闹得就差掀翻整座体育馆的天花板了,莉莉娅又怎么可能没注意到?
“如果可以的话,”莉莉娅以痴心妄想的语气说道,“我愿意用我一整个花滑生涯,来换这么一场完美的比赛表现。”
此言一出,面前的数位采访者瞪大了眼睛。
要、要玩这么大吗?
莉莉娅耸肩:“拜托,这可是《风暴》啊!”
神迹一样的曲目,神一样的比赛轨迹。
“你知道在比赛场上有这样的表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吗?”莉莉娅没忍住,“先不说娴熟的技术了,丛澜不管跳跃滑行还是旋转都是女单里数一数二的,赛场瞬息万变,不是你想、你熟练度上去了,就能做到这样的表现。从技术到心态,到对待花滑的认真、今天的冰面、她比赛时的运气,也许还有她的整个人生经历、艺术熏陶,十九年才造就了这样的丛澜,从而有了这样的《风暴》。”
她说:“不仅仅是世界纪录这么简单。”
一场比赛,远不止是它所展现出来的表面那么简单。
一位记者询问:“你认为,会有人复刻出这样的成绩吗?每一场都clean,每一场都破纪录?”
莉莉娅笃定地道:“或许有,但它仍然不会是《风暴》。”
分数很重要,却不是唯一。
就像丛澜在2013赛季时候的《罗朱》,她有clean版本,但最被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两场带有失误的比赛。
未来会不会有人的短节目也如《风暴》一样屡屡破纪录,莉莉娅不能否定。但她认为,哪怕有这样的曲目,也不会是第二个《风暴》。
丛澜自己都排不出来第二个媲美《风暴》的短节目,更别说其他人了。
不知道是秉持着探究,还是挑事儿的心态,一个金发记者问:“会嫉妒丛澜吗?想要她的技术,想要她的成绩?”
莉莉娅:“嫉妒?不,已经不可能会嫉妒了。不只是我,很多人,很多在这个赛场上与她一同竞争的人,都会认识到丛澜有多么的不可战胜。羡慕、崇拜、渴求,但不会嫉妒。”
因为嫉妒是要看到对方的,可她们已经看不见丛澜身处何方了,唯一知道的就是她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