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98)

作者:春山有信


【但是现在看到高适我总会忍不住想起后来李白因附逆永王入狱,找高适帮忙,高适十动然拒的事。高适,你真是始乱终弃到人尽皆知啊!】

啊这……

友人刷刷刷抬头看高适,内心对前一秒那句“苟富贵,勿相忘”的信任度啪啪啪往下掉。

高适被看得百口莫辩,上扬的嘴角僵住,只觉得自己左脸写着“始乱”,右脸写着“终弃”,尴尬极了,以后见面了可怎么办啊!

洛阳。

杜甫迟疑道:“太白兄……”

李白笑着摇摇头:“没事,他帮我本就是情分,如水镜所说,我当时犯的是谋反的罪,人人避之不及,他不愿出手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他对杜甫还行,挺照顾他的。说到这就扯远了,我们继续讲杜甫。】

高适松了口气,幸好不说了。

【杜甫当然不愿意昧着良心做这种官,直接请辞了,改去做了个兵械仓库的保安,小是小了点,但不用剥削百姓了。在赴任之前,杜甫回了趟奉先,看望自己的老婆孩子,却不想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他一岁不到的小儿子,活活饿死了。】

饿死了。

众人一窒,怎么会这样,半生奔波宦海浮沉,回家看望妻儿,迎接自己的却是儿子的死讯,这是什么人间惨剧!

许多女孩子忍不住流出了眼泪,这样的大诗人,怎么会这么苦呢?

天下文士同样叹息,得志只是幸事,不得志才是常态,可是杜甫明明有机会,如果李林甫没有从中作梗,杜甫顺利地通过考试做了官,接来家小,他的儿子是不是不会饿死?

“李林甫真不是个东西啊!”

他们不敢骂皇帝,只好将火力对准李林甫。

【我们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痛苦,数年漂泊、仕途落寞、煌煌帝国之下的危机……杜甫悲难自抑,他将满腔悲愤化为诗章,千古名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喷薄而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喊声振聋发聩。】

水镜上出现了诗作原文,众人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何等辛辣的讽刺?!

奉天殿。

朱元璋摇头叹息:“咱当年给地主放牛的时候,看到他们一个个绫罗绸缎、山珍海味,他们都那么有钱了,却还要苛待咱这些穷人,历朝历代权门豪家挥霍不知凡几,谁看到老百姓受了多少苦啊!”

太极宫。

李世民也是心惊,他素来爱民如子,听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杜甫这几句诗简直将血淋淋的现实抖在他的面前,他已经无暇去骂李隆基了,年轻时曾看过的黎民苦难一幕幕浮现在他面前,他开始反思:

“杜甫此诗,说的不只是那天宝年,朕的治下是否‘路有冻死骨’的情况下?这首诗,发人警醒啊!”

他让侍臣赶紧将这首诗抄下来,准备挂在寝殿时时诵读,提醒自己勿忘百姓疾苦。

兴庆宫。

李隆基却是恼羞成怒:“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我大唐粮稻充足国力强盛,杜甫他莫不是在抹黑朝廷!”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小臣无知,您莫要气坏身子。”

高力士连忙劝抚,心里却是暗自心惊,陛下和以前,真是大不一样了。

【在这首五言诗里,他再也没有《望岳》那样的意气风发,他见到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寻欢作乐,无数权贵衣带飘香,觥筹交错醉生梦死,而繁华之下是黎民百姓深深的血泪。

杜甫说今年秋天收成还不错,怎么还会饿死人呢?

他又开始反思,“生常免租税,名不隶征伐。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我尚且有官身,既不用服役,又不用交租纳税,尚且难逃这样悲惨的遭遇,那平民百姓的日子,又有多少辛酸呢?想想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无立身之所;戍守边关的战士,缺衣少穿,冻死饿死的,岂止是我一个人的儿子?】

未央宫。

刘彻微微呼出一口气,语带叹息:“朕知道杜甫为什么被称作诗圣了。”

他明明已经遭受丧子之痛,却能推己及人,从自己一身的遭遇联想到天下万姓的遭遇,这是孔、孟一样的悲悯。

司马相如亦是默然,他觉得自己实在是不自量力,杜甫被称为诗圣,不只是因为他的诗写得好,亦是因为这份同比圣人的心性,他眼中看到万姓的悲苦,也敢在诗中辛辣的讽刺。他想起水镜中讲到他的赋时,提到的“劝百讽一”的评价,这样的作品,又怎么能被人称为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