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76)

作者:春山有信


沉默,沉默。

沉默是今天的未央宫。

几秒钟后,反应过来的刘彻当即暴跳如雷:“污蔑!这是污蔑!!”

什么情感不纯心存淫欲,分明是无知小儿心存不轨谤毁君父!朕是那种沉迷声色的人吗?!

可惜,楚棠没听到,写故事的人也没听到。

【连小说都编出来了,可想而知汉武帝的求仙之风有多盛。上有所好,下必从之,于是汉代很多诗歌都开始描绘仙境、追求长生,这就叫作列仙之趣。】

【但屈原并不是真正想成仙,因为他放不下自己的国家,他诗中对成仙的遐想,其实只是因为自己在现实里身遭馋毁,心情郁愤。

大家会发现,当时李白的处境和屈原其实是有一点点相似的,君王耽于逸乐,偏信小人,自己被奸佞排挤,不得不去国,所以他作出了和屈原一样的选择——游仙。】

三国。

曹植点头表示认同:“这一节说得在理,李太白所谓游仙,不过是世俗失意后的追求,与屈子之旨契合。”

尘世愈困厄,愈发想要自由。

【但应该说,李白的游仙其实也隐含了曹植式的追求。】

刚还在认真发表观点的曹植一脸错愕地抬头:还和我有关???

一旁的曹操大笑起来:“我就说我儿大才,那李太白还不是取法于你?看来还是我比较厉害,毕竟我是你爹。”

曹植:……槽多无口。

刘宋。

谢灵运骄傲地抬头,双担粉的快乐你们不懂。

【游仙思想代代传,自然也传到了魏晋,三曹都曾写过游仙诗,曹植所作尤为丰富。

曹植的怨种经历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吧!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他的人生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期热烈张扬,后期抑郁困顿,这也影响到了他的诗风。

建安二十五年,曹老板病逝,他的二儿子曹丕继位,在世子之争中落败的曹植,必然会遭到兄长的猜忌与打击。

曹植曾多次徙封,这还没完,好哥哥仍然不放心他,还派遣监国官吏监视他的行动。后来曹丕的儿子曹睿继位,也没有对这个叔叔好一点,曹植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后期的曹植,一直都在艰危窘困中诚惶诚恐地生活着。】

三国。

曹氏父子的笑容僵在脸上,巨大的信息量让他们无法迅速反应过来,尤其是听到自己悲惨经历的曹植,几乎不能将楚棠话里讲述的那个人与自己挂钩。

还是曹操先回过神来,怒道:“曹子桓,老子一死他就翻天了是吧!”

没有经过司马门事件的曹操此时对曹植仍是宠爱有加,寄予厚望。这个儿子年岁尚小,但文采飞扬,聪明睿智,意气风发,曹操几乎不能想象他被□□,处处谨小慎微的样子。

曹植被这一声换回神志,下意识开口道:“父亲,二哥或许是有什么不得已……”说到一半声音就弱下去了,他自己都觉得没有底气。若如楚棠所说,他和二哥争逐世子之位,那二人的兄弟情谊必生罅隙,无论谁取得最终的胜利,落败的一方都不会好过。

但是……他小心地看了一眼曹操,原来父亲,是更加属意二哥的吗?

“不得已?不得已就能兄弟阋墙?!”

曹操气不打一处来,任哪一个父亲听到自己的儿子最后反目成仇都不会好受,他简直想把两个儿子一起揍一顿!

曹植默默无言,想起前些日子还同王仲宣等人在二哥府上对酒谈诗,二哥后来真的会那样对自己么?

北宋。

苏轼想到曹植的经历不由得一叹:“陈思与魏文帝本是棠棣,理应相亲,可惜公侯之家,争权夺利间消磨去多少真情。”

苏辙点头表示赞同:“‘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二人最后落得那般境地,实在令人唏嘘。”

“天家无父子,何况是兄弟,可惜陈思王的济世之志了。”

悲情的经历,总是格外令人动容。

苏辙忽然笑了起来:“反正我和兄长是不会这样的,我们要学《诗经》,棠棣交辉!”

兄弟嘛,当然要相亲相爱,就像他和哥哥这样!

【现实生活的局促让曹植格外向往自由的天地,由此催生了曹植式的游仙诗。

“东观扶桑曜,西临弱水流。北极登玄渚,南翔陟丹邱。”他想像仙人一样自由驰骋于天地之间。

曹植认为“昆仑本吾宅,中州非我家。”他想要“将归谒东父,一举超流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