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198)
作者:春山有信
苏轼僵在原地:这首诗,是我写的?
苏辙也僵在原地:兄长竟被贬去了如此蛮荒之地!
刚刚才拜访完欧阳修回到客栈的苏洵:刚带两个孩子出来参加科考就被告知大儿子未来被一贬再贬是一种什么体验?
三苏集体呆滞,其他人却是热闹起来了,李白尤其激动:“原来是苏轼!”
此前,楚棠在讲《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曾提过苏轼的一句诗词:“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潇洒的态度令他欣赏不已。他赶紧将水镜上的诗又读了一遍,越读越赞叹:
“虽不以丰神情韵取胜,但苦淡之中自有怡然忘机的智者风流,苏轼的诗写得好啊!”
杜甫在一旁点头:“此诗虽与我朝风神不同,遣词造句却入臻化境,可称上品。对了太白兄,我今日也得了一首诗,太白兄可否指点一一?”
怎么说呢,太白兄好像还没夸过我的诗写得好吧?
【贬谪本是困苦的,比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流露出的萧然,但是苏轼为什么说他一生的功业都在黄、惠、儋三州呢?作为北宋顶流,半生波折的苏轼到底怎样完成了与自己的和解?或许,我们仍需要叩问,元丰五年的黄州赤壁。】
话音刚落,水镜上出现几个大字——《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以为没自己事了的曹操要素警觉:“赤壁怀古,不会是赤壁大战的赤壁吧?”
另一边的周瑜脸色有些不好:“这首诗难道又要给曹贼预知后事?”
他想到后世借《短歌行》揄扬曹操,杜甫又有《蜀相》诗赞美诸葛孔明,难道我孙吴这般不受后人青睐吗?
明明江东人才辈出啊!
汴京。
赵匡胤却是精神一振:“水镜说苏轼是宋人对不对?”
赵光义笑着恭贺:“皇兄没有听错,确是宋人。我便说,皇兄优容文士,曾立下不杀士大夫的诏令,大宋文德怎会不彰,这不就讲到了?”
赵匡胤通体舒泰:“好!好!好一个苏轼,给我们大宋争了光!”
他宣布,从现在起苏轼就是他最喜欢的诗人!!
第64章 念奴娇1
赵匡胤春风得意,惹得整个皇宫都喜气洋洋的。
皇宫之外的宋朝也是一片欢腾,听了那么多唐诗,终于有一个宋人上去了,还排在李、杜、白三人之后,苏轼厉害啊!
一时之间,苏轼这个名字传遍了宋朝的大江南北。
李府,后花园。
李清照撇撇嘴:“句读不葺之诗怎么能作宋词的首篇,后人都不通音律吗?”
隋唐五代。
温庭筠尚在园中自斟自饮,见到词题手上一顿:“词亦可作怀古之章吗?”
他惯作花间风月、美人痴缠。词体轻便、和乐而歌,也更适于这些柔婉情绪,词便该如此写,怎么会有人拿《念奴娇》来写怀古之思?这能写好吗?!
温庭筠表示深深地怀疑。
不同于他们,刘禹锡和杜牧却是非常期待,尤其是杜牧,出身名门的他才华了得,在怀古之作上更是当代独步,他念起自己的诗: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我诗亦写赤壁,不知这苏轼之作,比起我的如何。”
有前面的《自题金山画像》打底,杜牧对苏轼的期待值还是挺高的。
不管众人反应如何,课程继续。水镜画面转换,一首风格壮阔的词映入人们的眼帘,还不待细读,一圈涟漪从水镜中心荡开,文字消失,画面上忽然出现滔滔江水,一个穿着缁衣长袍的中年男子立于江边岩壁,注视着莽莽江涛。
众人眼睛微亮:“这便是苏轼吗?”
苏辙偏头,认认真真地将对面的兄长打量了一遍。
苏轼:?
苏辙摇摇头,给出评价:“长得不像。”
好看是好看,不及兄长风采卓然。
苏轼一阵无言。
长得像才更吓人好吧!
兄弟俩说着闲话,一半的心神却还是放在空中的水镜上。乐声渐弱,画面拉进,男人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捋着胡须,朗声吟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好词!”
杜牧当场击节:“大江东去起笔不凡,气势高昂却暗藏悲慨,实是怀古正笔!”
内行看门道,他被苏轼的这首词圈粉了。
晚唐。
温庭筠端着酒杯的手忘了放下去:“词怎么能这样写?”
上一篇:提瓦特现代游览指南[原神]
下一篇:是的,都是我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