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番外(112)

作者:春山有信

一旁的长孙皇后也是抓住他的手劝慰:“是啊二哥,你在这里生气,也不能改变分毫。水镜既然是投放到历朝历代,想来那玄宗朝也能看到,说不定一切还未发生呢!”

李世民以手掩面,不觉哭了出来:“良将守国,奸佞进谗,天子献关。李隆基怎么对得起浴血的将士,怎么对得起大唐的百姓?!”

两次听到功败垂成的郭子仪虎目圆睁,眼中几欲喷火:“杨国忠,可恨!”

哥舒翰亦是气得一刀削下桌角:“贼子当诛!”

他们不敢骂那昏聩的君主,只好骂进谗言的奸臣,可心中到底是生出了几分怨怼。

何曾想,大好形势,竟是被君王亲自断送。

【潼关失守,长安危急,李隆基仓皇入蜀,所以才有后来杜甫诗中的一切。大家会发现,在杜甫经历中年危机的时候,大唐,也在经历一场中年危机。诗人的命运,沉浮于时代。

他九死一生奔赴凤翔,拜见新君,带着大唐隆兴之愿,军民浴血,换得其后危局稍解,而朝堂后宫,唐肃宗的宠妃已然勾结宦官,密谋除掉良臣,还撺掇着肃宗赐死自己的儿子。哦,唐肃宗还罢过郭子仪的兵权。

前朝后宫闹成一团,可安史之乱还没有结束啊!国家尚在危机之中,庙堂之上却犹自勾心斗角,不顾家国百姓,这就是君王。】

楚棠最后一句话讽刺意味十足,可是秦皇汉武等人却没有一点生气。唐朝两个皇帝的操作实在太秀下限了,李隆基堂堂天子,轻信奸小误判形势;唐肃宗乱世登基,不思光复,反倒任由宠妃宦官为非作歹,让救时之将寒心。

李世民的胸口剧烈起伏:“继位之君如此,大唐何往……”

明朝。

朱元璋面露嫌弃:“国家尚在飘摇,这群人却只知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叛军铁蹄下的百姓除了杜工部又有几个人看到?”

他逮着机会教育儿子:“这李隆基开门揖盗,唐肃宗宠幸宦官,任由张皇后把持朝政,安史之乱不仅让唐朝形势急转直下,还带出此后上百年疽痈,你们要吸取教训,不能做出这样的荒唐事,要不然老子削死你们!”

说完他还意味深长地看了朱棣一眼,既然水镜说朱棣会当皇帝,朱元璋虽然不爽,但还是勉为其难地教导了一番。

朱棣被这一眼看得哪还敢说话,乖乖跟着自家大哥行礼:“儿子记住了。”

洛阳。

杜甫表情怔怔:“怎会如此……”

他一直以为是安史叛军有多厉害,才使朝廷军队久攻不下,可听水镜说来,哪里是叛军厉害,分明是朝廷昏聩,自毁长城!

夔州。

老年杜甫老泪纵横,当年熟知的种种再一次被抖落出,他的心备受煎熬。这些年漂泊所见的黎民苦又历历浮现在眼前,庙堂之上明争暗斗,四野百姓水深火热:

“何时重见圣明君……”

【后来安史之乱平定,但国家已经元气大伤,后来虽然又续了一百多年的命,但具体情况,大家在历史书上也看过。藩镇、宦官、党争,盛世之期,再难见了。

王朝飘摇,杜甫的命运亦是蹭蹬。流徙辗转的杜甫,就像此时兀自沉浮大唐。后来杜甫也想重入长安,但沉疴未起,性命忧危,只好暂居夔州养病。

万里悲秋,可能悲的不只是秋,他的人生与大唐的国运,也走到秋天了。】

中唐。

白居易不暇感叹,面色染上几分凝重:“楚姑娘的意思是,大唐中兴无望?”

元稹同样变了脸色:“当今陛下并非昏聩,只是楚姑娘所说,藩镇、宦官、党争,军镇长官拥兵自重,宦官蒙蔽圣听,党争互相伐异,竟是个个都能看得苗头,形势不容乐观。”

两人一齐沉默了下来,他们是朝官,读圣贤书,食君禄就要担君事,哪怕中兴无望,也总要竭尽所能。

晚唐。

李商隐怅望着乐游原上的清秋景,日近黄昏,夕阳无限好。他自己就是党争的受害者,朝堂汹涌,军镇自重,宦官干政,大唐,当真到了日薄西山之时?

【“我在路中央,生理不得论。”杜甫的一生,正是大唐王朝的缩影。他从盛唐走来,看过开元全盛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大唐的底气,盛唐最为天才的诗人之一与他的国家一起凌驾于整个封建王朝之上,豪情万丈。

而后,他在蹭蹬间发现繁华之下的疮痍,干戈起,盛世倾,诗人怨。诗以言志,杜甫写的是自己的感受,写的是眼见的黎民血泪,也是这个时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