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闻青梅落(57)

作者:燕攸


鄭妤達成目的,想著蒙混過去,於是保持沉默。溫昀賴著不肯走,頗有她不松口,他絕不離開的意思。

兩廂僵持,鄭妤怕他耽誤正事,松口讓他下衙後到後院來。

退一步,就會退第二步。後來,鄭妤默許溫昀到後院看她,再後來,鄭妤又默許溫昀留宿後院。

起初她心裡還別扭著,可奈不住溫昀軟磨硬泡,漸漸丟盔棄甲,最後潰不成軍。

跟他回傢這一點,鄭妤始終不願意妥協。溫昀懼怕好不容易修複的關系再出現裂痕,逐漸減少提起回傢一事,用更多時間留在郡府後院陪她。

後院越來越像他們的小傢,他們每天一起出門,溫昀就近到前堂處理公務,鄭妤在外督促新樓施工。

眼看她通江河,眼看她起高樓,眼看她惠萬民,她飛得越來越高,往事於她而言,似成過眼雲煙。

這些年,宣京那位偶爾會聽幕僚說起丹陽郡守那位賢內助,面上無動於衷,實則五味雜陳;丹陽這位經常聽到百姓議論燕王治國有方,隻一笑而過,當作名人軼事。

昭武八年春,高樓拔地起。從挖起第一抷土開始大肆宣揚“江南第一樓”,到放下最後一塊磚竣工,各州各郡都無數雙眼睛,等著一睹望樓真面目。

此樓向北懸挑於淮水之上,與宣京的燕歸樓,遠隔山水遙望。南正對桃花渡口,遊人到丹陽時,下船便可見此樓尖頂。東面巍巍青山綿延起伏,西臨丹陽湖一望無際。登此樓頂,可俯瞰丹陽全景,見衆生百態。

鄭妤給這樓起名為望樓,其實沒什麼寓意,不過就是去掉原名中的“江”字,望見山川湖海、盛世清平等更多事物。

然而,總有些多愁善感的文豪,過度解讀。

一說,望,拆作“亡”和“月”,對月思亡人。一說,望,諧音“忘”,正是緣於淡忘,故而回望。說法五花八門,鄭妤不作解釋,任由各才子佳人為此爭論不休。

有人爭執才有人關註,越多人為此吵吵嚷嚷嬉笑怒罵,望樓的名望才會越來越高。

放長線釣大魚,當望樓盛名響徹宣朝各地時,鄭妤扯線收網。她讓溫昀擬出一份請帖,親自上梅山請當代書聖賜墨寶,備下三十份請帖分別派給各江南名士,誠邀他們登樓宴飲。

“為何隻邀請江南佈衣名士?”溫昀看完首批賓客名單,面露疑惑發問,“益州的文先生雲遊到此,前幾日向我求過請帖,還有定王殿下也派人來問過消息。他們皆是宣朝赫赫有名的人物,請他們登樓著文,不比請名單上這些更能聲名大噪?”

“這你就不懂瞭。”鄭妤抽出名單交給解霜,“望樓的定位是江南第一樓,自然要讓江南人士先品評是否當得起這名號,我們自己人都不認可,談何讓外來人認可?至於為何都是無官無爵的平民……”

“綜觀各地名樓,它們享譽各州無非通過三種方式。一,帝王將相,金口玉言;二,才子佳人,風花雪月;三,平頭百姓,口口相傳。”鄭妤接連豎起手指,“定王隻是富貴閑王,嚴格來說不屬於第一類人,而屬於第二類人。他若能在樓上創造出,諸如一見美人誤終身的故事,那反響絕對不必尋常。但定王不近女色,所以請他沒用。”

“所以,我請的是普通的才子佳人。他們若能鬧出點風月佳話,寫出點詩詞歌賦,引來文人雅士最好。若不能,退而求其次,借他們的名聲在民間宣傳,我們可以改走第三條路。”

計劃天衣無縫,然她所謂的富貴閑王,卻遠比她所想的有權有勢。

登樓開宴那日,定王殿下不知從哪座天梯登上來,施施然站在她面前,折扇半遮面,戲謔道:“聽說溫夫人,想讓本王在此經歷一見美人誤終身的風流韻事?”

望梅

夜黑風高,搖晃樹影如鬼魅狂舞,狗吠狼嚎聲遙遙傳來。鄭妤在寬闊長街上踽踽獨行,心中隱隱不安。

她這幾年夜路走得不少,按理早該習以為常。可今日,她總覺得背後涼颼颼的,似乎有什麼妖魔鬼怪跟著她。

突一陣風起,手上唯一亮光熄滅瞭。她懊惱扔下燈籠,加快腳步往前走。

陰風陣陣,她抖一激靈,提起裙擺小跑。

砰——

兩抹黑影從天而降,蒙面人手執刀劍攔她去路。鄭妤尖叫一聲後退,不慎踩到碎石跌倒在地。

前後各有一把刀,她已無處可退,認命閉上眼,等待死亡。

白光乍眼,恍如白晝。刀劍交鋒,哐哐當當,震耳欲聾。
上一篇:冰雪容融 下一篇:告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