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是春天,必然花团锦簇(8)

作者:顾锦衾


我亦愿做一个有忠诚内涵之人。在秋天的清晨里,与你一起在终南山漫步,淋着金黄的杏叶微雨,金装素裹,天地悠悠,瞳孔里面只有一个你……

亦愿做一个忧国忧民之人。在围栏的枝桠系上美好的祝愿,祝愿:人间皆安,疫情早退。

心中藏有如此内涵,心境不由变得美好起来,随着杏叶飘飘洒洒,连带着眼睛也是盛满了许多温柔和明媚。

终于明白,淌过人间四季,平湖烟雨,一个人留给岁月最好的礼物,莫过于始终保有内涵之心。唯有这样,才经得起年轮的勾勒与刻画;唯有这样,才能像秋天一样,时时让人觉得美好而又温暖;唯有这样,才能像银杏树一样,饱经千年沧桑,却依然在人群中屹立。

民国风雅颂

前前后后读了很多关于民国的书籍,就连逛街买衣服也倾向于民国範,对于民国风的热爱似乎与生俱来,仿佛自己就是出生在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一起感受流光溢彩的文学艺术。

后来才知道,不是民国本身使我着迷,而是那些生活在那个年代的才子和佳人们,是他们独树一帜的风采和满腹经纶的才华,让民国蒙上了一层文艺的外纱,也让文艺渗透到了我内心,并激起阵阵涟漪。

提起民国,就不得不提起郁达夫、胡适之、巴金、张爱玲、 徐志摩、梁秋实、沈从文、汪国真、萧红等许多优秀作家。在这 些作家的笔下,民国文学界涌现出了大量值得诵读的经典。

读汪国真的《热爱生命》,仿佛看到了一个为了理想远赴他乡,努力拼搏的人。

“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

汪国真写出了追求理想应有的信念,也写出了对待爱情应该保有的积极态度。

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则仿佛看到了一个淡绿微黄的秋 天,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赶到青岛,再从青岛转到北平,旅程 如此奔波,其实也不是过想体味一下故都的秋味,这秋味里夹杂着过往的浓浓的家国韵味。

沈从文的《边城》则展示出了一幅临水建筑,小河蕩蕩的边城景色以及纯朴热情的边城人家;还有萧红的《呼兰河传》、徐志摩的《裴冷翠之夜》、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等等,这些才华横溢的作家用他们的倾城之笔绘出一部部优秀的作品,也开创出了那个群星璀璨的文艺时代。

那时候的女性在大时代背景下活得一点也不逊色。不说宋美龄、林徽因、张爱玲,单是蒋碧薇,于凤至的经历就足以写成一 部民国励志史,供后代们去细细品读。

那时候,中西文化相互融彙,不仅有青砖红瓦、精巧别致的法式建筑群,还有老旧的电瓶车、冒着烟气在铁轨上奔腾的火车、满大街的黄包车、老爷车以及大喇叭筒的留声机等,新旧思想相互交替,让民国女子既能体验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又能感受旧时婉约、矜持的传统文化。

那个年头,女子地位青云直上,她们再也不需要遵守封建制度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生活,而是勇敢走出家门,当家做主靠自己。

要说女子当家做主,当属徐志摩的原配妻子张幼仪—— 民国离婚第一人。离婚虽不是出自本意,但还是挺着大肚子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她的前半生是成全,后半生则是精彩。不仅自己开创服装公司成为总经理,后留学归来又成为了银行公司的副总裁,蕩气回肠演绎《我的前半生》。

而一代名伶孟小冬也毫不逊色。十二岁那年,她便开始了第一次登台演出,仅仅十四岁就登上了上海乾坤大剧场。在那个男性明显优于女性的戏曲舞台上,孟小冬却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冬皇 ”。

当时,想看孟小冬演出的人有很多,但孟小冬的演出却是一票难求,就连梅兰芳这样的戏曲大师也是望尘莫及。如此成就,绝非偶然。

说起孟小冬,她四岁就开始学艺,每天跟着父亲来到城墙跟下功夫,无论刮风下雨,都不曾停歇。

她的童年几乎都是在学艺中度过的,每天不是压腿就是下腰;閑暇时,还得帮助师傅干一 些杂活,若换成其他孩子早已叫苦连连,但孟小冬却甘愿为此付出努力,甚至在成名以后,孟小冬仍旧虚心向学,拜余舒岩为师,如此不屈不挠的求学精神,叫人怎能不心生敬佩?

战乱纷飞的年代,因了这些才子佳人而有了几分别样的声色。他们无可比拟的才华及励志的行为经历,也给生活在现代的女性带来了很多精神上的鼓舞,时时激励着女性不断学习,活出自我。
上一篇:海关战线·僞人 下一篇:调香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