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之羽(129)

作者:君子如器


地里其它一垄一垄的也有不出苗的地方,但是很少。

他伸手一扒,能看到土壤里刚发出一点芽的麦粒,他在没出苗的地方全扒了一遍,只有一两处没有看到麦粒。

王洋自言自语道:“嗯,还好,下午带麦种来补补就行了。”

他又去了其它地里检查,都还不错,麦苗出的挺匀。

第 64 章

他最后又跑到赵奶奶家地里看了看,又蹲下去在没苗的地方扒了扒,情况和他家差不多,正好下午可以一块补上麦种,这样就不用赵奶奶再家里地里的忙来忙去了。

他回到家时,奶奶在做馒头,大刀利落的把细长的面柱切成一个一个四方的馒头剂子,切面整齐,大小均匀。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馒头就出锅了,贴着锅边的馒头的一侧,被烧成像饼干一样的金黄色。

这种贴着锅边的馒头皮吃起来,脆脆的,有点像烤馍干的感觉,非常的爽口。

这个味道王洋一时不知道该怎麽形容最为贴切,反正他知道就是好吃,这是他从小最喜欢吃的。

这些贴着锅边的馒头,金灿灿的,摸着很硬,咬起来却很香脆,这对小时候的他来说,这就是最好吃的“饼干“。

奶奶让孙子剥些蒜瓣,然后把蒜放在蒜臼子里,再加上点盐,手拿着蒜臼子的把,把蒜捣碎,再把煮熟的鸡蛋用凉水浸泡一会,然后把鸡蛋皮剥掉,用手捏碎放进捣烂的蒜泥里,再接着捣几下,直到把鸡蛋捣碎,然后再加上一点凉水,最后再淋上一些香油,用筷子搅拌几下,美味可口又下饭的鸡蛋蒜就做好了。

然后,王洋拿起一个热乎的馒头,在中间挖个洞,在馒头洞里填上鸡蛋蒜,嗯!咬上一口特别的好吃,真是人间的极品美味!

其实用熟的鹹鸡蛋和鹹鸭蛋也是一样的做法,只是得把放盐的那一步省去,因为鹹鸡蛋和鹹鸭蛋本来就是鹹的,就不需要再放盐了。

王洋在外打工时就特别想吃奶奶做的鸡蛋蒜,今天终于吃上啦。

他一连吃了三个大馒头,喝了两碗水,然后拎起播种时剩余的一点麦种,去地里补麦子去了。

奶奶收拾好厨房,又去把过两天要盛玉米的袋子洗好,她看到赵奶奶在家,于是就慢慢的翻墙过去,帮着赵奶奶用手抠玉米粒。

奶奶把王洋去补麦种的事告诉了赵奶奶,以防赵奶奶再去补一次,不然等长出来还得再剔苗。

老姐俩又边抠玉米边聊了一会,这时有邻居叫王洋奶奶,她又翻墙过来给那个邻居开门。

这人是村里的媒婆,是来给王洋说对象的,奶奶乐呵呵的应着,忙请来人去屋里喝茶水。

最后两人说好,抽个时间约女方见个面,媒婆笑着离去。

奶奶看到晾衣绳上晾着半干的袋子,有几个烂口子的袋子还没有缝,就转身去屋里拿起针线筐,戴上老花镜,线头对着小针眼,穿了好几次,才把线给穿进去。

有些潮湿的编织袋上,被奶奶补上了白色或黑蓝色的大补丁,然后她又把这些袋子重新晾在绳子上。

看,那补丁的针脚线依旧整整齐齐的。

她右胳膊夹着针线筐,走了两步,又想起以前洗好的编织袋中也有些烂口、烂角的。

于是她又去屋里将这些袋子找出来,然后从这些袋子里挑出二十几个没有打过补丁的烂袋子,有的袋子烂了好几处,像是被老鼠咬的。

奶奶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低着头把一个个袋子上的一个、两个、三个甚至四五个的烂口子补着。

奶奶干活又快又好,二十几个袋子没用一个小时就全部补好了补丁,一切完工后,奶奶长出了一口气,按着椅子,慢慢的直起有些酸麻的腿,忽然眼前一黑,倒在地上昏了过去。

敞开的大门前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两个孩子都是七八岁的样子,他们是邻居家的孩子,以前大人带着他们来串过门。

孩子们见谁家开着门就进去看一眼,他们走到院子中看到地上躺着的老人,就大声喊,“老奶奶,老奶奶。”

男孩看上去稍大一点,他上前轻轻推了推老人。

奶奶感觉到有人在身边,睁了睁迷糊的双眼,她似乎认出来眼前的孩子,只是手脚不听使唤,只好拼劲全力颤着声的说,“快叫人来。”然后就闭上了眼睛,再次晕了过去。

男孩趴在老人耳边听到那句话,拉起小女孩就往外跑,“咱俩快去叫人来。”

两个孩子恰好在路上碰到邻居奶奶,邻居奶奶叫孩子们赶快去地里找王洋回来。

邻居奶奶自己慌里慌张的在大街上大喊:“快来人啊,洋洋奶奶晕倒了,快点来人啊,有人晕倒了。”
上一篇:末日帝国 下一篇:镇店女朝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