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之羽(127)
作者:君子如器
然后一层一层的盘挂在院子里栽种的碗口粗的杨树上,槐树上,或者临时栽的木柱子上,让它们自然晒干,风干。
一旦没赶在雨前采收玉米,那将是及其费力的一件事。
第 63 章
雨水润过的土路坑坑洼洼,被农用三轮车或拖拉机碾过后,更是泥泞不堪。
玉米叶上和玉米棒上以及地面上的杂草全是湿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被雨水打湿的玉米棒,虽有一层层外衣包裹着,但还是被雨水,还有玉米须上的水珠或多或少的流到玉米粒上,渗进玉米粒里。
如果将这些湿的玉米堆在院子里,三两天便会发霉,一季的辛苦就算白忙活了。
当然有的人会等雨停了,再去地里采收玉米,但是这种方式也同样是有风险的。
其一就是会被一些夜里的盗贼给偷去。
其二就是赶不上和大伙一起,种下一茬的庄稼。
落后的人会被路过玉米地的村民们嘲笑、讥讽,还会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
更重要的是最早收获的玉米要比晚收的玉米价格高,所以村民们都争先恐后的去抢收地里的玉米。
一个院子又一个院子的玉米棒,几乎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堆满了玉米。
从堂屋走到厨房都要擡脚踢开堆积的玉米棒才行。
但有一些人会把玉米堆在自家宽阔的门楼下,这些都是富点的人家,气派的大门,一扇开着,另一扇的后面被高高的玉米堆挤压着。
门前除了一条细小的通往街口的通道,其余地方都铺满了玉米的外皮,这时,站在街边,再看向金碧辉煌的门楼,就不是那麽的协调了。
显得有一点滑稽,有点突兀,让人有种错觉,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总之会令路过这门前的人,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複杂情绪,远远看去,眼前便又是玉米皮的一片混沌了。
明亮的星星挂满了天空,这里的空气很清新。
你瞧,就连夜晚的月光都是那麽的清澈。
王洋和奶奶正拿着大块的塑料布盖在堆成小山丘似的玉米堆上。
他们把折起的角落扯开,然后两个人撑开大塑料布,盖上,再把边缘露在外边的玉米棒往塑料币下推一推,最后用砖压住塑料布的边缘,压了一圈,这时玉米堆就有点像蒙古包的样子了。
把玉米棒盖的严严实实的,这是预防半夜忽然变天,会下起连绵的秋雨,再就是预防晚上刮大风。
祖孙俩把倚在院墙边上的碗口大的半旧的木头,斜放着压在塑料布上,这时两人才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这才安心的去吃晚饭。
翌日,天还未亮,田地里已经有嘈杂的机器声,村民们都已早早的来到播种机前,排队等候着播种小麦。
有时因地远地近的距离因素,可能会等整整一天,今天等不到的话就明天接着等。
这一片播种机稀少,谷东谷西两个村请过来的旋地播种机一体的机子一共才三台。
播种机驾驶员有替班的就昼夜不停的耕种。
如果只有一个驾驶员,到晚上十二点,他就实在支撑不住了,得等到他休息后第二天早晨五点左右才能继续播种。
王洋早早的去给驾驶员打了招呼,他排队等待着,他估算着轮到自家地的时间,最快也要明天中午。
第二天一早,他便用木板车拉着小麦种子和化肥来到地里,然后把种子和化肥卸在地头。
他用稻草把最后一点玉米杆捆起来,一捆一捆的,放在木板车上。这个地里的玉米杆装满车最少也得运四五趟。
他昨天已经把玉米杆拉的差不多了,现在地已经被他清空了,只等撒上化肥,等待播种机了。
奶奶在家里则忙着剥玉米,把大棒的玉米辫起来,先排放在一边,排满了就再往上摞一层,再螺一层......
仔细看这玉米苞辫成的辫子,很是精致,像是工艺品一般。
小棒子则剥掉外苞,堆在一边。
金黄金黄的玉米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般,特别惹人喜爱。
汪洋奶奶边剥玉米边小声的哼着戏曲小调,这是一段欢喜的曲调,是很多年前,她和王洋的爷爷围在玉米堆前剥玉米时哼的便是这段,时隔二十来年,曲调依然烙在心底。
王洋奶奶想起最近街坊邻里看到她和孙子时,就老早的跟他们祖孙俩打招呼问好,不禁感慨这世间的冷暖终究是离不开钱的支撑。
渐渐的有邻居串门来找她閑聊,祖孙俩刚开始还有点不适应这突来的转变,不过时间一长,也就渐渐的习以为常了。
这段时光对祖孙俩来说是幸福的,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