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槐之羽(123)
作者:君子如器
但他们中有一部分却有着一样的思想,一样的见解,一样的语言,一样的需求。
所以古人一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归纳人类最为智慧,最为真理的话语。
这世间的种种,古代先人与现在的现代人,虽身处时代不同,但人情世故却是没有丝毫不同。
一条街二十几户,两条街三十几户,三条街四十几户,木板车上此时只剩下一张皱成一团的白色抹布。
最后的两份猪肉和猪骨,一份给了曾经带王洋出去打工的表叔,另一份给了那一半土墙一半砖墙的,太阳快落山时才下地回来的人家。
当然还有最后的赵奶奶家没有给,这得等他们祖孙俩回家之后才行。
王洋和奶奶绕过了大半个村子,顺着大路一直往南,在十字路口处,向右拐了进去。
这时太阳早已偏过头顶,朝西边缓缓而去。
祖孙俩迈着轻快的步伐,并肩走着。
奶奶不时的擡头望望天,湛蓝的天空,棉花团似的白云在空中柔柔的飘着。
他们路过一家院子里有棵大栆树的人家,那红豔豔的大栆,一簇簇的坠的枣树枝的枝头,都直直的垂了下去。
看这厨房烟囱旁有几颗原本油亮的红色大栆,这会早已被袅袅炊烟薰成了灰色和黑色。
一只小鸟从头顶飞过,落在了右边一户人家的堂屋顶上,这只小鸟的尾巴长长的。
远远看去它有一身蓝黑色的羽毛,看它轻轻飞过屋脊上的瓦片,悠哉悠哉的踱着碎步,然后尖尖的嘴巴啄了一下翅膀上的羽毛,又扭头朝四周看了看,轻松一跃就站到了屋脊最高处的龙兽琉璃雕像身上了。
它的左爪没抓牢,滑了下去,只见它振了振翅膀,飞下来,伸缩了下小脑袋,又重新飞了上去,这次,爪子牢牢的抓在龙兽琉璃雕像的身上,然后扬起它的小脑袋,朝远处的杨树顶上,叽叽喳喳的叫了几声。
这棵杨树枝叶茂密,一片片树叶随风晃动着,太阳耀眼的光打在叶子上,叶子反射出亮闪闪的光,在树顶的枝杈处,有一团若隐若现的干草。
远远的看去犹如圆盘子那麽大,如果近距离看去就会看到这是个鸟窝。
再走近些,这鸟窝却有洗脸盆一般大小,里面应该住着小鸟的孩子们,因为越靠近这棵树,就能听到有些细小的声音从树顶处传下来,叽叽叽叽,像小鸡仔似的。
祖孙俩顺着弯曲的小路又转了个弯,一只芦花鸡在柴草堆处,不停地用爪子前扒后挠,地上一一条条细长的爪痕下,一只黑壳的小虫子爬出来。
只见芦花鸡迅速的低头,又猛的啄去,它机敏的感觉到有声音靠近,便嗖的一下跑远了。
前面路口向右转了个弯,熟悉的小院子出现在眼前。
天气有些微热的大街上,小路都很少有人走动。
王洋拉着空蕩蕩的木板车,竟也出了一身细汗,后背上的衣服都贴在了皮肤上。
奶奶额头上也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她从口袋里掏出钥匙,又用手背随意抹了一把额上的汗,打开铁锁,推开门。
王洋拉着木板车走进这个小院子,他把车放在院子中。
“热了吧洋洋?”奶奶笑问道。
“还行,奶奶。”他也笑着把木板车上的大抹布一手抓起。
奶奶关好大门,又分别打开了厨房门和堂屋门。
王洋去了压水井那,把大抹布扔在一个水盆里,然后用手按住压水井的把手,上提下压,没几下就有水从管口处流出来。
这种古老的手压式压水井,有的需要有引水才能压出来。
什麽是引水呢?
那就是在每次压完水后,都要接上一瓢水,又或者在水桶内流下一桶底的水,在下次需要压水的时候,把留好的水,倒入井头里也就是井口里,然后迅速的用手上提下按压水井的井杆,才可以压出水来。
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压水井,是不需要使用引水的,王洋家的这个就是少部分中的一个。
这可能跟打井人员的技术有关,又有可能和水井的制作工序紧密相连。
因为只要井口里也就是井头上的铁片和皮垫,密封的足够严实,不漏气,压水的时候就不需要引水了。
否则,空气进入井内,又通过细细的水管传递到地下的水管里,再到地下的水井里,就没有什麽压力了,所以这时就需要在井内加入一井口的水隔绝外部的空气,然后快速的反複的提按,地下的水才能慢慢的上来。
王洋用另一个盆接上水,洗了一把脸又抹了两下脖子,然后端起水盆泼在干燥的地面上,水还没来的及吐出气泡泡,就快速的被尘土给裹了一层泥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