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明(80)
作者:马伯庸
妇女三口:妻章一娘,年四十岁;女阿换,年十二岁;次女阿周,年八岁。
事産:屋,一间一披;田,自巳民田地,六亩三分五毫。
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是个典型的小自耕农家庭,一家五口,一间房子几亩田地,勉强糊口度日,家庭地址在嘉兴府下辖的某一个乡村里。
再往左边看,是两行字:“右户帖付民户林荣一收执,準此。洪武四年 月 日”。说明这份文件是户联,给户主留底。
在“洪武四年”的左边,有一排残字,只余左半边:“加字壹佰玖拾号”。这个是骑缝字号,另外一半字在籍联上面,已被扯去交官。万一起了纠纷,官府就会调来籍联和户联对比,骑缝字号能对齐,说明是真的。
而在年月日的斜下方,还有负责官员的花押,一共有六个。不过具体是哪些官员的手笔,非得穿越回去才能知道了……
在左上角,还能看到一个“部”字。另外一个字是“户”,留在了籍联上。具体操作手法是,把第一联卷起来,让“户”字和下一联的“部”字恰好平齐,盖上骑缝大印。如此操作,两联各留一半钤记,功能和字号一样,还兼具认证功能。
这样一来,官府和民衆各执一份。不光官府可以用它来管理,民衆若碰到家産纠纷,也可以以此为证据,去调官府的原始记录,最大限度地杜绝了僞造、篡改的情况。
这份户帖,可以说设计得相当周详了。
不过细心的朋友可能会觉察到,这个户帖里有两个不太容易发现但事关政策成败的小问题。
大家不妨停在这里,想上五分钟,再继续读下去。
户籍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什麽?是征收赋税。而中国古代的赋税依据除了人丁之外,还要看田地的多寡。
不,这个说法还不够準确。
税赋依据,不只要看田地多寡,还要看田地质量。
河边的田地和山坡上的盐堿地,即使面积相同,土地肥瘠程度肯定不一样,産出大不相同;麦田和桑田,即使面积相同,收税种类也要有区别。如果不加区别,只以面积来收税,小则造成纷扰,大则激起民变。
早在春秋时代,楚国令尹子木整顿田制时,就注意到要考虑田地肥瘠不同,要“量入修赋”。王安石变法时,有一项方田均税法,将土地按肥沃程度分成五等,每等税负各不相同,多占良田者多缴,少占贫田者少缴。
将田地分级,是土地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税赋公平,减轻贫民负担。
可在刚才那份户帖里我们可以看到,林荣一家里那六亩三分五毫的田地,只是简单地登记成“自巳民田地”。这块土地种的什麽作物、肥沃程度如何,户帖里一概没写,甚至连所在位置和形状都没提。
这让朝廷以后怎麽收税?
也许会有人指出:土地资料都是单独编成鱼鳞图册,你在户帖里当然看不到。
图四·5 《明万历九年歙县十五都八图丈量鱼鳞清册》(藏于徽州税文化博物馆)
鱼鳞图册是一种土地登记簿,里面会将所有者的田、地、山、塘一一标明,绘成图形。一片一片的地图状如鱼鳞,故而得名。它始见于宋代婺州,在元代开始流行于两浙经济发达地区,是国家厘定税赋的重要参考。
但问题是,朝廷开始大规模修造鱼鳞图册,是洪武十四年之后的事。在洪武三年、洪武四年推广户帖的过程中,看不到官方有任何清查田地的意图。
这太奇怪了,元末的状况明明是“版籍多亡,田赋无準”,说明户籍和田籍都散失了。朱元璋既然已经搞了全国人口大普查,为什麽不搂草打兔子,顺便把田地也捋一捋呢?干吗拖到洪武十四年之后才做?
其实,这不是疏漏,反而是大明朝廷的务实稳重之处。
朱元璋想搞土地清查吗?想!他做梦都想。
拜元末弊政所赐,明初的田地管理一摊烂账,基层瞒报土地的情况十分严重。像汤和、李善长这种级别的功臣,都曾因为族人藏匿土地之事受过申斥,可想而知当时的风气。
隐田藏匿得多,税赋就交得少。税赋交得少,新生的大明政权就要出问题。朱元璋当然希望尽快把天下的土地都清查一遍。早在洪武元年,他已动过清查土地的心思,要求户部“核实天下土田”。
但具体到执行层面,从皇帝到户部尚书都在发愁。
太缺人才了。
清点人口比较简单,执行人员懂得加减乘除就够了;清丈田地却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田地不可能全是规整的方形,经常会有圭、邪、箕、圆、宛、弧之类的田地形状,执行人员得精通方田之术,才能精确测量出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