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妇産圣手(1338)
作者:金面佛
衆人纷纷表示赞叹, 真人不露相,没想到徐同志居然还是厨艺高手。不过老方手艺也不赖,剩下的几道菜简直美味,尤其是这个自制的酸萝蔔, 堪称下饭神器。拿出去卖,肯定供不应求。
余秋也觉得老方屈才了, 说不定卖小菜是一门新出路。不要小看哦, 老干妈还做成了国民女神呢。
第二天早上,余秋又发现了老方的新技能, 他居然还是这儿的广播信息接收员。
一大清早六点钟, 他就认认真真地开始接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针对欧洲专线的新闻广播。
他可不是随便听听, 顺带着做其他事, 而是将一条条的信息全都速记下来, 清清楚楚的。好让其他因为工作安排不能够听广播的同志也能够及时準确掌握信息。
余秋看着一大清早就起床忙碌的工作人员们, 每个人脸上都是勃勃的生气,感觉这儿的精气神果然不同。
她突然间想到了那句话,人是依靠精神而生活的灵魂。因为有信仰有精神寄托,所以连干活的时候都能哼着小曲。
徐团长也在专心致志地听广播,顺带着做笔记。
瞧见余秋,他只简单点点头。等到广播停下,他才说了一句:“你可以再睡会儿的,我到时候再给你们传达广播指示就好。”
余秋摇摇头:“我怕我睡了没精神,还不如起来活动活动。”
徐同志也赞同:“正好,你过来,好好打一趟拳给我瞧瞧。”
等到余秋呲牙咧嘴地走过去,被迫晨锻炼了一回。
徐同志才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你以后坚持下去,身体肯定能够慢慢好起来。大姐他们一直担心你的身体,身体是格命的本钱。”
余秋惊讶地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想到就连这种小事,王老先生跟大姐都能放在心上。
徐同志露出了笑容:“你要加油,好好做,我们都看着呢。”
余秋发愣,屋子里头传出招呼吃饭的声音。
徐同志沖她点头:“吃饭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老方听完了新闻,也没耽误做事,给大家煮了一锅粥,还煎了面包跟鸡蛋。饭桌上,大家就这样中西合璧地胡乱吃着。
王医生意犹未尽,跟余秋讨论起围産科学的事情。
虽然赤脚医生都是全科大夫,但身为女性,女医生几乎都会不由自主的对妇幼保健事业倾注更多的关心。
而且从现实的角度来讲,不是所有人都生病,也不是所有人生了病都需要看病,有些疾病是自限性的,比方说小感冒,小咳嗽之类的,但是几乎所有的家庭都要生孩子,围産科学每个家庭基本上都会碰到。
余秋穿越之后才发现国内的围産科学基本上是空白状态。
她原本以为是杨树湾地方偏僻,医疗环境有限。后来发现县里头乃至省城甚至到了京中之后依然没有围産医学的概念,她才意识到以前被老师挂在嘴边说的围産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究竟是什麽意思。
意思就是国内在这方面基本上是空白。国际上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到日本之后,余秋也注意收集了他们这方面的相关资料,发现国际上围産医学也刚刚起步没多久。
只有从事妇幼卫生保健工作的人才能够真正理解围産科学的重要意义。
表面上来看,他们的工作好像相当简单,又没有什麽风险系数的。那就是这些看似缺乏技术含量的检查,却帮助了母婴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大大地推进了优生优育。正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母体中的胎儿发育情况有所了解,并行进行干预治疗,大幅度降低了胎儿出生的畸形率。
王大夫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不仅仅是因为这门科学意义重大,还由于围産科学很适用于基层。高端的技术短期内没办法推广,但是一些基础性的定期産检之类的东西还是可以好好用起来的。
现在城里人一般怀孕七八个月就会去医院做检查,农村人就几乎都是肚子疼了要生了才会找接生员或者赤脚医生。
小秋大夫说的没错,到那个时候就太迟了,有问题也来不及解决。甚至有些人大出血都来不及找到大夫。对于孕妇的关注得提早进行,备孕的时候就要做检查,怀孕了更是要定期産检,要给孕妇补充叶酸,预防胎儿的神经管病变。
尽管王大夫还不明白什麽是神经管疾病,也没搞清楚叶酸的作用机理,可是她迫不及待地吸取着新知识。
临床医学当然很重要,看好了人的病那多欢喜,可是预防医学面对的是一大批群衆呀。
伟大的主席早就教导了他们这些赤脚医生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预防为主。让人不生病,或者是让人刚有生病的苗头就掐断了,那可比治大病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