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从高考开始(285)
作者:远上天山
刚开始他还被返聘回学校教书,但后来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就慢慢离开了教学岗位。
林叙和卫强在教师宿舍见到了他,林叙陈明峰熟悉,而卫强他虽然已经好几年没见,却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来。
卫强在大连船厂的经历,陈明峰也仔细听他聊了聊——陈明峰对南江厂更熟悉一些,而大连船厂虽然同属船舶系统,但毕竟是北船的代表船厂,和海城交大这边合作不是特别多。
毕竟北船也有船舶专业更强势的学校,海城交大这边不能主动去北船抢地盘。
陈明峰看上去确实老了许多,头发比上次见面白了许多,虽然身体承受不住动辄几个小时的教学,可他在家也没有闲着,反而利用闲暇时间写书。
他既写物理相关的书籍,也参与到船舶专业相关书籍的编写,有些是偏专业的,有些则是偏科普类的,陈明峰虽然不是船舶专业出身,但在船舶系当了多年主任的经验还是让他成为了业内专家。
当然,他不是技术领域的专家,而是形势领域的专家——目前船舶行业发展的总思路里,就有一部分是由他提出来的。
而除了陈明峰外,教过林叙他们那批学生的老师们也逐渐退休了,毕竟他们这批教师都是60年代就已经入职的教师了,一直到林叙他们入学之后,船舶系才恢复了正常的招聘节奏,新教师们才陆续加入。
林叙有些伤感,卫强却安慰他道:“这种事免不了的,往好处想,老师们教了一辈子书,现在正好能停下来歇一歇。”
林叙点了点头:“也是。”
而除了这几天之外,林叙的大半时间都花在了研究LNG船的建造上。
客观说来,建造LNG船的过程其实没有LPG船复杂,因为在设计、建造LPG船的过程中,出力的都是南江厂方面,林叙作为项目主管,必须在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说,他既要负责总结,又要负责兜底,遇上一个技术难关,也是他带着项目组的成员们去攻关。
那时的林叙没有人可以依靠。
现在则不同,南江厂这次合作的都是国内对LNG船有了解的专家——也是在南江厂探索、成功建造出LPG船之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研究LNG船建造的人员激tຊ增。
在国内第一艘LPG船建造出来之前,虽然船舶总公司也在采取各种方式推进高附加值船的发展,可毕竟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确定的结果,研究上自然会缺少一些动力。
但南江厂成功造出了LPG船,LNG船的建造难度虽然比LPG船要高许多,但二者之间有许多技术是共通的。
换而言之,既然LPG船能造出来,那LNG船建造成功的几率当然会大大增加。
何况无论快慢,LNG船这一船型国内船厂都必然要攻克。
有了LPG船成功的经验,在研究LNG船时,技术员和专家们的动力自然会更足一些。
LNG船的建造,首先需要一些硬性的设备:大型船坞、大吨位龙门吊、涂装车间、分段装焊车间等。(注1)
其中有一些设备,在建造LPG船时,南江厂已经准备了,不过LNG船的建造要求更高,为了让LNG船的建造万无一失,南江厂还是向国外有LNG船建造经验的船厂购买了专利技术,对方附上了一套设备要求。
“说起来差不多,其实技术难度上差不少。”讨论的时候,林叙几人都一脸严肃。
他和陈辽、徐军杨还在一个组,厂里考虑到卫强的背景,也把他分到了林叙手下。
林叙这个项目主管除了有单独负责的部分外,也要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各个研究组之间的配合,事实上,林叙不太擅长调和人际关系,不过因为他对LPG船的建造十分了解,在整个南江厂,他也是对LNG船的建造掌握最深的人,研究组的成员们大多是搞技术的,对他们而言,一个会搞人际关系的主管,远不如对研究精通的主管来得更有用。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林叙也算是人尽其用。
林叙全程见证了一艘LNG船的建造难关是如何一一被攻克的。
作为项目的见证者,他可以说,请外援这个决定显然是南江厂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只按LPG船的建造经验去造一艘LNG船的话,就要做好每个环节都要增添新问题的心理准备。
而研究所和高校的技术水平要比南江厂更高,研究所使用的仪器也更先进一些,毕竟在船舶的行业链上,负责最终生产的船厂其实一直处在最底层。
上一篇:被渣后,前任他高攀不起
下一篇:轻吻小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