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藏杏林妻(出版书)(65)

作者:阳光晴子


此时,厅堂内,潘威霖嘴角微扬的起身,正要送沈若东离开。

一名小厮走进来,拱手一揖,“周老大人、陈山长过来了。”

沈若东给潘威霖一个“我就知道”的眼神,“他们还真是不嫌累,每年夏猎的前一天总会来找你坐坐。”

“你不再多待一会儿,跟他们聊聊?”

“免了,千篇一律,不就是要你趁着夏猎,跟皇上劝谏一些国事,他们可真有耐心,也有毅力,知道你不喜欢进宫,每年都这时候来找。”沈若东不想跟那两张皱纹满布的老脸打交道,反正他已经跟俞采薇道别了,约定明年再见。

沈若东先行离开,但才走出一段路,就见两个像成仙道长的老人家迎面走来。

老家伙都六旬了,眼睛却很犀利,一见到他眼睛一亮,但沈若东可不像潘威霖,他三步并作两步的越过他们,笑咪咪的打招呼就溜了。

陈毅钧跟周汉林还来不及说话,一回头看,早不见人影了,两人相视苦笑,如此有能力的年轻人对国事无感,实在是他们大汉朝的损失。

随即,两人被带进富丽堂皇的厅堂。

两位老人家的气质很像,都是斯文儒雅模样,陈毅钧曾是长白书院的山长,也曾在翰林院做事,周汉林则是曾经的御史大人,两人都已从官场上退下来,如今除了含饴弄孙,也爱议论当朝政事。

他们俩也是看着潘威霖长大的长辈,与蒋老太医也是旧识,这几年,二老偶而会过来凌阳王府与潘威霖下棋喝茶,谈谈国事,他们也希望潘威霖能上早朝,倾听国事,在雍华帝一意孤行时代为劝谏一番。

但潘威霖婉拒了,一来,进宫对他而言并非美妙的事,二来,他身体时好时坏,第三,他对政事没有兴趣。

在二老眼中,他是先帝、先后最喜爱的么子,是所有皇儿女中最聪慧的七皇子,怎么可以庸碌无为,成闲散王爷?

再者,当年安南王那场叛贼之乱,背后的真相恐怕禁不起推敲。

戒备森严的皇宫何以让那帮叛贼如入无人之境,仅遇到小小阻碍,一路畅行的逼进金鉴殿,更甭提安南王又是如何带领那么大批叛军避开守城侍卫,无声无息的进入京城?

若不是有人里应外合,就是京城的城防图早就落到叛贼手中,可那么隐密的资料又是怎么流出去的?

疑问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叛贼之首竟是一直安居封地、无欲无求的安南王,他是与先皇感情最好的亲兄弟,却突然发动政变,最后还被万箭穿心!

那一日,雍华帝也是仓促上位,毕竟一国不能一日无君,然而从上位至今,评价好坏各一半,但近两年来,坏评居多。

眼下的大汉朝看似太平盛世,然而边疆小国屡屡侵犯,小规模战事时有所闻,雍华帝也主战,但有打仗就有人力、兵器耗损的问题,再有守卫边境、粮食等等,哪样不需要烧钱?

然而国库匮乏,户部为生钱,赋税种类渐多,百姓生活渐苦。

不过最令他们担忧的是,今上并无改革及开疆辟土的魄力,长久下去,国运堪忧,但忠言逆耳,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劝谏主上。

加上雍华帝生性多疑,皇子们也大多年幼,并未策立太子,也因此,育有皇子的几位嫔妃觊觎起太子之位,私下与朝臣接触增加筹码,虽不至结党营私,但朝臣们心思活络,各择其主,纷纷站队。

两个六旬老人来这里下下棋,看看潘威霖身体好坏是真,但也劝说潘威霖在此次夏猎时,劝劝雍华帝就国事、民生,多多体恤民意。

“王爷,我朝有内忧外患,若长期不去处理,就怕往后再无国泰民安之日。”陈毅钧语重心长地道。

“言煜明白,为君者该先攘内再御外,以老百姓为重,然,二老不必如此忧心,我朝官员里多是才德兼备、忠君为民之人,皇兄也不糊涂,心中有数。”

潘威霖说得云淡风轻,他从不高看自己,朝中有皇兄统领百官为民谋福利,也有百官为天下立命,君臣之间相辅相成,何愁图不得一个昌盛之世?

二老却是欲言又止,潘威霖在各方面都是顶尖人选,即使身中奇毒,这些年来他展现的气度也是雍华帝难以比拟,只可惜无心治国。

由于雍华帝在各辅臣官吏身边都设有耳目,一旦小聚就有结党营私之罪,二老互看一眼,端起茶盏喝茶,再对弈一局即失望离去。

小顺子有些无奈,每年都上演一回,这两位老大人也不嫌累。

梁森送走二老后,返回清风院,忍不住替二老说句话,“周老大人,陈山长是真的忧国忧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