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辅臣(192)
太子他们要还的,是涿州陈家一个清白,重新树立涿州陈家的名声、门楣。
霍承纲闻言有些诧然,慢慢握住霍骄的手,低声笑道:“我险些忘了,你旗鼓相当的和我对峙过。”
霍骄不太明白他重提旧事的意思, 看见他目光里掩饰不住的赞扬,才后知后觉。他是在欣赏她知微见著的机敏。
霍骄笑了笑,黯然的想起鲁王,她低下头。不敢看霍承纲的眼睛。
霍承纲的眼睛很敏锐,蛛丝马迹都能在他心里留下痕迹。
两人日夜兼程,赶了七八天路。在途中的驿站口,遇见等候霍承纲多时的董谦玉。
董谦玉身上背着一个藏蓝色的包袱,里面裹着信件、文书等物。霍承纲检查了一下数量就盖上了。
霍骄眼尖,还看到一封折子。明黄色布绫,封面上有内阁的红泥印。
董谦玉见了霍骄并没有好脸,表情冷冷的,不大愿意搭理她。只在霍承纲说华锦萼今后只有一个名字,就叫霍骄了。
董谦玉表情变得有些古怪,却没说什么。
又赶了半日路,三人停下来喝水吃干粮。董谦玉趁霍承纲去山头看方向,突然挡住华锦萼阳光,问她:“你不姓董了吗。”
华锦萼想了想,道:“我从来都不姓董。那男人从没有期盼过我降临。”
不,或者说,她名义上的父亲。从她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开始恨她。恨她不是个男孩,恨家里要多养一个赔钱货。
说起来,董六妞其实还有个名字的,叫董引娣。
那个名字比碧丝还不堪,是霍骄第一个恨上的名字。
董谦玉嘴唇蠕动,良久才问:“那你小时候为什么对我那么好。”
董文玉从记事起就在姐姐背上趴着。扫地、洗碗,春天插秧,秋天收麦。只有进灶房的时候,姐姐不会带着他。
但姐姐会把小板凳翻过来,把他放在板凳里。看着他切菜、煮饭。
董文玉的印象里,父亲是整天不在家的。母亲天天都在床上,有时候是在怀弟弟,有时候是因为身子不好要‘养病’。长大后,董文玉才知道那叫坐小月子。
董谦玉认真的看着霍骄,似乎想从她脸上看出点什么,“你就不恨我吗。”
“不恨。”霍骄回想片刻,“就是嫉妒。我觉得我要是男孩子就好了。”
“刚开始对你好也不是自愿的。爹娘让我背着你,我就只能背着。我害怕爹娘,也不敢把你怎么样。后来时间长了,大概就是血缘吧。就开始护着弟弟了。”
霍骄句句实话,并没有想取悦董谦玉的意思。
其实她很愧疚,愧疚到丧失了花言巧语的本事。害死董谦玉,是她这辈子干过的最自食苦果的事。
就像乡保掉进河里的独子,乡保远远看见了,心里暗笑,谁家的皮猴子,也不怕淹死了。没有施以援手。回家后才发现是自己儿子。折回去时,儿子已经被淹死的透透的。奈何桥都过了。
董谦玉‘哦’了一声,拿着干粮,坐在对面的树干下。
远处山头,苍黄青山。霍承纲立在巍峨山头,飒风猎猎。他早以辨好日头方向,却因神情恍惚,目光迷离。在山头上摇摇欲坠。
霍骄用手帕包了两块白吉饼上来看他。霍承纲头也没回的笑,“你怎么也来了。”
“怕你摔下去。”
霍骄随意挑拣了块裸-露的大石头坐下,递给他一块白吉饼,“喏,吃吗?”
“前面就是涿州地界了。”他接过饼,食不知味的嚼着充饥。“还有两个镇口就到碑界线。”
霍骄看了眼他捏着白饼的手指,“霍先生害怕去涿州?”
“恩,没脸回去面对那里的三百条人命。”
霍骄点点头,想了想还是不明白。“皇上当年怎么就发那么大脾气呢。”再怎么说都是皇后母族,太子外家。
陈家又军功累累,开国勋贵。皇上也太寡恩了些,也不怕寒了文武百官的心。
远离京城,有些话霍承纲也好开口的多了。他淡淡道:“皇上以为陈皇后和陈大人姐弟乱-伦。”
霍骄瞪大眼睛,喃喃道:“居然是真的!”
这么匪夷所思的事,她一直以为,一直以为……
霍承纲道:“是贤德妃和楚王做的。就为了混淆皇室血脉,给楚王腾路。”
陈颉为陈妤所做的事,太落人话柄。尤其是后来老越国公带着陈棠陈瑾回涿州,连陈颉的发妻都回乡伺候公婆了。陈颉还留守在京城。
没有妻妾,没有通房。除了上朝下朝,便是每逢节令,递牌子进宫见见皇后,抱抱太子。
清心寡欲,淡然洁净。
霍骄有些食不下咽,她重新包了干粮。眯着眼睛望着远处依稀可见的涿州,沉默道:“我一直以为我最可怜。现在看来,比我可怜的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