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刃(62)

作者:站着走路的狗


憋了一个早上的阮益达,可算是逮着机会说话了,正准备“大肆”发挥一番的时候,那个刚才还被他们两个人点评的许畅,又发话了。

“刘余川,问他这个肖笃云的情况。”

“企业改制,不只是工人持股那么简单。老的国企,承担了很多附加的社会职能,有很多非生产经营性的机构。医务室,福利社,有的还有幼儿园。”

“这些机构和人员不参与企业的生产,又要靠企业来养活,加大了企业负担。是需要改革掉的部分。也是减员增效,提高竞争力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成本,才能让企业更良性地发展。”

冯兰仙的陈述变得缓慢了,先前那种明快,自然的语调不在了。有了更多的沧桑感。

说得好听,是改革。卢一品明白,这里面很可能就涉及到了很多人的下岗失业。

一个社会的进步,一个企业的发展,总是有一部分人要被牺牲掉的。因为他们,已经不适应,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都是如此。

“昆州水泥厂的改制,也是如此。幼儿园,医务室,职工食堂,运输车队,都属于在改制中要被撤销的,或者进一步进行改革的。幼儿园,医务室,福利社,这些机构就不是企业应该有的,只能拿掉。撤销这些部门设置。人员分流,或者离岗。”

离岗,不是下岗。也就是还做了其他安置。

“职工食堂要复杂一些,厂里还有就餐的需要。所以选择的改革方案是承包,由承包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职工和食堂经营者双向选择,做得不好,工人不吃,也就无法经营。反之,就有钱挣。”

“运输车队车队则是进一步改革,之前运输车队的车辆是都厂里统一购置的,再分配给不同的司机负责开。车的加油,维修都是厂里负责,司机什么都不管。司机挣一份厂里的工资,还可以自己跑一份外快。典型的损公肥私。”

“改制以后,还是那些车,但是由司机自己出资购买,可以是自己原来开的那一辆,也可以是别人开的。价高者得。司机购买车辆后,再以挂靠的形式,连人带车继续为厂里服务。厂里运输任务不重的时候,也可以跑外面的运输任务。”

“司机不再拿死工资,干得越多,越好,自己得的越多。而且车是他的,属于个人财产,司机就需要更加爱护自己的车辆。油也是自己出钱加了,只是公司自己建成了加油站,可以得到一些优惠。这样一来,真正的良性循环就形成了,冗员裁汰,企业有活力了。”

裁汰冗员,提质增效。冯兰仙说得很专业,但又不艰深。连卢一品和聂云斌这种从没有涉及过企业改革的人,也都听懂了。

企业改革。卢一品有点明白冯玉兰的意思。

工会主席也是非营利性,非生产性的。也是需要改革掉的,是吗?

“96 年之后,昆州水泥厂的改制基本完成,只剩下一些细节需要继续完善。生产区的搬迁也基本完成,开始投入生产。同时,一批省建材学校的中专生到厂。省建材学校,是云州顶尖的中专学校,比起技校那些学生,档次高很多。厂里正式开始了一线工人升级计划。”

“在之后的几年时间,省建材学校的中专生,逐步取代没文化,纯靠经验工作的老工人,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96 年后,还有一些大学生陆续进入厂里,进入化验室,技术科,中控室等技术部门,并且迅速成为主力军。这些大学生,大大提高了工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对,卢一品想起来了,1998 年被杀死的白萍,就是大学生,工作部门是化验室。

“有了这些人,也就有了底气,两年后,完成了搬迁后的第一次全厂范围的技术改革。也就是从 96 年年底开始,厂里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技术革新,和生产经营上。厂区也搬了,生产区和住宿区完全分开,很多的职工活动暂停,或者取消。工会,也就名存实亡了。”

工会,名存实亡了。所以,田文明,就辞职了。

然后,就杀人了。是这个逻辑吗?

“卢一品,问她田文明和技改的关系?”

又一次,许畅隔着老远的距离对卢一品发出了指示,而且指示的内容就是别人没留意,没发现的角度。

不得不让人佩服。

“昆州水泥厂,到荆华实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一共有过几次技改?”

“大的技改有 4 次,第一次,是 80 年代,85 年左右。淘汰了一批建国前的老设备,增加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第二次是 1990 到 1991 年,还是增加产量。第三次,是 97 到 98 年,是改进生产模式。第四次是我退休后,具体情况我不清楚。”
上一篇:听雨桥 下一篇:疑似浪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