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刃(137)
作者:站着走路的狗
“3 起凶案,都是凶手从身后下刀,割断死者的咽喉,死者中刀后向前扑倒,脸先着地。死者身上的财物都没有遗失,没有猥亵,没有性侵。凶手甚至在行凶后,都没有再接触死者的身体。一刀毙命,迅速离开。”
按照这样的陈述,是和 6.8 和 6.24 命案高度重合的。手法,选择的对象,都是。只是行凶地点,从昆州,换到了云城。
夜里的城中村,大雨中的拆迁工地。
这些选择,保证了凶手行凶后暴露的概率大大降低。这要么是个“熟练”的老手,善于保护自己的行踪。要么就是个犯罪“天才”,凭本能,就可以找到最合适的行凶对象和行凶地点。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凶手,可能是从云城到昆州来的?”
从字面上看,刘余川说的有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不,这个人一直在昆州,昆州就是他一直生活的地方。他的最初行凶地点选择在云城,不是去另一个 地方杀人‘练手’,而是当时,在云城,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我们可能说不明白,也理解不了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他的心理,感情,理智,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让他在那一刻,做出了杀人‘泄愤’的决定。或者情绪失控,杀人的举动”
“这几件让他情绪失控,给他的心理产生巨大冲击的事情,我们经过前期的大量排查,已经锁定了其中的一件。而且,找到了这件事情的另一个当事人。”
迟自来几乎就要脱口而出那句:是什么?什么人?连黄堃都要以为他要问出来了。
可最后,迟自来还是以极大的毅力,克制住了自己。没有问出来。他也知道,这两个问题,都不会得到答案。
这是规矩。
“我可以肯定,这几起连环凶案的杀手,也是一个绝对地以自我为中心,习惯隐藏自己的内心真实活动,杀人时和不杀人时,完全不一样的人。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魔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凶手,和田文明有相同,也有不同。他更像是一个人格分裂型的凶手。分裂时,他的心里有一个看不到的魔鬼。”
“这个魔鬼,我现在已经找到了。”
相当于还是没说。
就是刘余川告诉了迟自来和黄堃,自己锁定了犯罪嫌疑人,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知情人,至少是可能的知情人。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对象。
但是,刘余川不能告诉迟自来和黄堃。什么都不能说。
“还有一个线索,是从田文明到 6.8 和 6.24 命案都被提到,但又都被忽略,或者没有能够得到证实的线索。田文明的凶器是一柄用合金白银打造的金属弯刀,所以死者的伤口处,检测出了白银的成分。白银,出自昆州水泥厂。这柄刀,知道田文明投案,我们才看到。”
“6.8 和 6.24 两起命案,也在死者伤口处检测到了白银的成分。这把白银刀具的来历,我们正在锁定。”
“你强调凶器的白银成分,是什么意思?”
迟自来抓住了刘余川的重点。
“迟局长,黄队长。白银不是银,是合金。是铜和镍等几样其他金属的合金。合金的韧性,强度,耐腐蚀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是合金的好处。”
科学普及课?迟自来皱起了眉头,看向一旁的黄堃,却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感觉。
“白银的这些特性,决定了白银的用途,主要用于做一些精密仪器的核心部件,也决定了白银的市场价格。普通老百姓要白银没有用,买不起,它主要就在各种大型工厂的大型机械上使用,那就不是谁都拿得到的。”
这个思路对了。
凶器的来源,是比凶器的形状更接近罪犯“核心”的问题。迟自来也不得不点头表示赞许了。
“田文明有一柄‘白银凶刃’,因为他一直都在昆州水泥厂生活,有接触白银这种合金的机会。还有学习车工和木工的机会。”
刘余川还没有停下来,他在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说话,也是分析和印证自己早先的判断。这个判断,最开始是许畅提出的。
完善它的,是刘余川。
“你怀疑的这个人,也是从昆州水泥厂出来的?”
“是,他也是从小就在昆州水泥厂长大的。”
这是第一次,对宋允铭的怀疑,从刘余川的嘴巴里说出来。这种表达的畅快感,让他感到很舒服。
“我们怀疑的这个人,就是 98 年,发现田文明杀死的白梅尸体的那个学生。”
是我们,不是我。
娄芳,顾亦琛的母亲。退休前是昆州市委党校的老师。第一份材料上,父亲一栏没填。不知道是离异,还是丧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