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人有官威(稼到好人家之一)(64)

作者:寄秋


他低笑的在她耳边低语。「我就是大娃。」

「你……不要脸。」斯文败类。

「要脸生不了娃。」他指夫妻做的事。

「你……你还真越说越不象话,读了那么多圣贤书都读到哪里去了。」他根本是表里不一。

披着君子的外衣,内心邪恶。

「还给孔老夫子,愿他能教育其它英才。」他是半途长歪了,羞为孔孟门生,是该感到羞愧。

「……」朱小蝉已经懒得理他了,没皮没脸的人不知羞。「对了,有人到县衙问及棉籽的事吗?」

他摇头。「还在观望中。」

「这些短视的愚民,怕东怕西不知道在怕什么,我都先种给他们看了还畏畏缩缩,真没赚钱的命。」难怪青江县穷了几代,没个胆大的敢冒进,守着一方天地坐井观天。

「也怪不得他们,对于认识不多的作物,谁也不敢轻易尝试,毕竟不能做为粮食,一旦种得不好或歉收,他们就什么都没有了。」挨饿让人退缩,百姓更看重能喂饱肚皮的粮食。

「最好是这样,等他们也想发财了,看我不海削他们一票,别说我是拦路山匪,就抢他的。」看谁狠。

王秀轩感兴趣的问:「你想怎么做?」

她看了他一身官袍,轻哼了一声。「一斤棉籽十两。」

「什……什么,一斤十两?!」这……也太坑人了。

百姓买得起吗?

「我会先订下契约,赊给他们棉好,往后十年所产的棉花得用合理的价格卖给我,由我统一收购,谁也不许转售他人。」她种棉也收棉,等同垄断。

赊……也只有她想得到,从乞丐身上也能挖出一层油。王秀轩暗忖妻子脑子活络,是不折不扣的生意人,别人想不到的事她信手拈来,如吃饭喝水那般流畅。

对于他县里的百姓他没有一点同情,妻子肯为他们生计着想已是他们莫大的福分了,她愿意传授种棉的方法,此等无私的情怀值得传颂,而不是平白受人质疑。

「东家。」

正在监看工人采棉、收棉的孙子健,抬头一瞧见远远走来的两人,他立即放下手边的事儿迎向前。

「孙总管,这批棉收得如何?」放眼望去是一片雪白,让人看了心情愉快,心旷神怡。

「虽是第一年生的棉花,不过棉质尚可,比起咱们山北村差不到哪去,就是地不肥,产量没有预估的多。」若是土地肥沃,这几十亩棉田能产出相当惊人的棉量。

「你估算有多少生棉?」不用多,能吓人就好,让那些封闭的百姓瞧瞧哪种作物能赚大钱。

「三、五万斤跑不掉,这是保守的预算。」他的意思是有可能更多,他不说高了,以防突发事件。

因为是第一次采收,雇用的是当地人,他们采收的技巧不纯熟,动作既慢又采得不完整,还有些碎棉留在棉籽上,得让人在后头重整一次,以确保棉絮采干净。

朱小蝉一听,喜出望外。「地不肥我教你一种堆肥法,不用花费半文钱,用原有的母株就能把地养肥了。采摘完的棉株没有多大的用处,剁碎了堆成肥以稻草覆盖其上,十天半个月后取下稻草将成草堆翻一遍,然后再将稻草覆上,如此重复再重复,约七、八个月左右就是很好的绿肥,期间还得浇点水使其发酵。」

「一说到赚钱,东家的眼睛就亮了。」早已娶妻生子的孙子健以兄长的口吻揶揄,他很喜欢这个凡事不计较又爽朗的「妹妹」,女子很少有她这种豁达胸襟。

「那当然喽!我家王大人说我是小财迷,我不见钱眼开怎成,一说到银子,我的心跳就加快。」她故作痴迷状,好似真为银子所迷,是名符其实的财迷,专往钱眼钻。

「王大人,得妻如此,是你之幸呀!」孙子健打起揖,和同窗好友开起玩笑,但是真为他高兴娶了旺夫的好妻子。

王秀轩客气的一回礼。「得幸,得幸,是我好香烧得多。」

闻言,大家都笑了,气和谐。

「对了,王大人,有人在询问种棉一事,你看要不要准备准备。」一旦卖出好价钱,百姓肯定会抢种。

「咦!问到你这边了,我还以为他们会到县衙。」原来不是乏人问津,还是有人心动了。

孙子健取笑。「你是官,官威大如天,人家哪敢为了这么点小事往衙门跑,看我一得闲便上前问两句。」

「好,劳你费心了,回去我就让周师爷做个规划,也不是谁想种就能种。」头一回练手要找田作的老手,存活率较高,省得把棉花种死了又来怪官府的棉籽不好,倡导错误。

「没错,让我看顺眼再说。」种子是她的,她想卖就卖,不卖留着榨油,棉好也能榨出少量的植物油。

寄秋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