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给秦皇汉武恶补科学[直播]+番外(229)
作者:梨遥
有人曾经分析,之所以汉武帝接手时的国库之中
这些囤积的钱币,也许正是文景一帝特意从民间收回不许流通的严重劣质不达标准的所谓荚钱。
总而言之,虽然看起来很有钱,但是数量上的庞大不等同于价值上的庞大。
汉武帝只好继续为了稳定物价而不懈努力。】
刘彻:……
什么,所以他爹和他祖父是特意给他留了一仓库又一仓库的荚钱的吗?
他的亲亲阿爹不爱自己了吗?
可恶,他真的不是故意怀疑他爹的,但是……
竟然觉得十分有说服力,是他爹会干出来的事情呢。
还能怎么办,只能选择原谅先帝了呗。
【努力的成果便是将全国矿山开采权也收归国有,并在上林苑,没错,又是上林苑。在此处设立了汉朝中央铸币厂,负责铸币工作。
并在多次尝试之后,确定了最为合适的五铢钱作为官方唯一指定流通货币。
八百年后的唐代刘禹锡在追忆刘备之时,对其的评价仍旧是“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可见五铢钱在后世人眼中的分量。
直到明朝,拿着五铢钱,仍旧可以兑换到商品。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想到短命的大明宝钞的。
只能说,传世久远的制度与举措并不是皇帝下个诏令强令子孙传承就可以的,还是得靠真本事啊。】
朱元璋:……
咱看你这个天幕就是故意的!
还特意要提一下他的那个所谓祖训,这不是故意的是什么?
朱元璋对于今日批阅奏折到深夜,并且误打误撞又蹲守到了一个新鲜出炉天幕的行为感到十分后悔。
毕竟好端端地提汉朝,没事干干嘛要带他们老朱家的人玩啊。
大明宝钞怎么了?
他觉得很好啊。
刘彻也有话要说。
上林苑怎么了?上林苑地方够大,他又经常去,不是正好可以方便他监督铸币工作吗?
他虽然不吝啬于花钱,但也不是这么个胡乱花法。
【实际上,盐铁专营对于国家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垄断生活必需品以填补国库的经济需求,当然,这确实也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毕竟想想并不采取盐业专营的清朝,仅扬州盐商提供的盐税就占到全球GDP总值的8%,其暴利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无论是炼铁,铸钱还是煮盐,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工作的场所又在官府管控不力的深山或滨海地区,谁知道你们会背着朝廷干什么?
毕竟上一个手握铸钱大权的吴王可不就是七国之乱的发起者吗?
因此盐铁专营也一定有着其政治上的考量。】
对此,始皇帝深以为然。
没错,他大秦之所以要在统一的第一时间就要收缴所有地方的兵器也正有如此考量。
如此看来,这盐铁政策的确还是得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才是正途。
可以一劳永逸地让那些六国遗民们都
离兵器铸造远一点。
当然……
顺便还能赚点钱的话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哪有人会嫌弃自己手里的钱多呢是吧。
【但是当然了,垄断行业自然也有其不良的后果,最主要的就是产品质量的下降与垄断价格的飙升。据说等到武帝末年,昭帝年间之时,官营所生产的盐味苦涩,铁制农具更是割草不痛。
《盐铁论》之时,那些贤良文学们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声称如此与民争利的行为朝廷万不可再做,颇有些“自由放任”经济的味道在的。
盐铁官营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的正确解决途径当然应该是通过加强监管与适当竞争,一味地只单纯让国家放手的行为都是耍流氓,毕竟贤良文学们的屁股们坐在哪里,懂得都懂啦。】
昭帝年间专门前来长安进行盐铁政策商讨,准备了满腹话术,主要论点就是与民争利的贤良文学们:……
天幕你怎能如此污蔑他们的拳拳爱民之心?
他们才没有收受谁的贿赂呢!
霍光忍不住轻咳一声。
这个会嘛,当然还是要开的,主要是要打击一下桑弘羊的权力。
但是至于政策要不要改……
想什么呢,怎么可能会大改,便宜了那些地方豪强?
真当他霍光是什么傻子不成?
唬弄人的话你们也真信啊。
【除了盐铁官营之外,桑弘羊的绝招还远不止于此。
在担起为皇帝搞钱的重任之后,桑弘羊仔细上下研究了一番,敏锐地发现了一些商机。
比如同一件商品,由于原产地在此,所以价格十分低廉,但是在其他地方,价格却十分高昂。这不正是商人取利之道吗?
桑弘羊便干脆接着中央之便,设置均输官,到各地采买物品,为了配合均输法,桑弘羊还提出了平准法,也即根据大司农的第一时间获悉价格变化的职务之便将长安所囤积的物品在贵时售卖,贫时买入的政策,得以稳定了全国物价并且赚的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由此,汉朝建立了我国古代第一套比较成熟的经济管理体系。】
商人们:???
有完没完了?
他们一年到头奔波在路上容易吗?不就是利用自己走南闯北的见识挣点辛苦钱吗?
朝廷怎么能掀桌子呢!
你们这是作弊!
【而之所以说卜式不是汉武帝的托,便正是因为商人出身的卜式并不支持汉武帝以及桑弘羊这种走商人的路让商人无路可走的办法,因此甚至曾经在久旱不雨的时候说过,不用求雨,只要把桑弘羊扔进油锅里,天就会下雨之类的话。
也正是因为卜式对于汉武帝经济政策的反对,所以最终被汉武帝贬官。】
刘彻:……
好一个走商人的路让商人无路可走。
这有什么嘛,国家没钱嘛,他都没有直接抢,已经很文明了好不好。
桑弘羊更是理直气壮。
怎么,他虽然利用职务之便,但是他有没有以权谋私,都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富国强兵,他反正不心虚。
第171章 武帝文治【七】
【总之,雁过留痕,但是猪猪走过的地方那叫一个寸草不生。
又有得力干将桑弘羊,一番操作猛如虎之后,在元鼎年间,汉武朝的财政终于走出了捉襟见肘的困境。
此时又正值匈奴远遁,征讨四夷高歌猛进之时,可谓仍旧是意气风发。
现今出土的“惟汉三年,大并天下”的瓦当,据考证,正是出自于元封二年。】
刘彻:……
你这天幕也太不会说话了,什么叫他走过的地方寸草不生啊?
他又不是什么瘟神,真是的。
还有……
为什么说“仍旧”意气风发?
他们大汉什么时候不意气风发了?
莫要提他的伤心事,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虽然一向以来,元朔与元狩年间凭借那几场轰轰烈烈的对匈作战而热闹得名列前茅,吸引了绝大多数人的视线。但是“积极热情”的汉武朝却早在建元年间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建元二年,闽越攻东瓯,东瓯向汉朝求援。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大家都在观望,既观望这个年轻的帝国会做出什么抉择,也观望这个年轻的帝王的处事手段。
这个刚刚经历了改革失败,处于蛰伏期的少年天子向大家展示了一下什么叫“汉朝外交的二大原则”。
原则之一:凑上门的热闹哪有不掺和的道理?】
刘彻原本美滋滋地听着什么自己未来又有钱又有军队,正美滋滋地打算喝口水润润喉。
又听到天幕说什么汉朝外交的二大原则。
这是什么原则?
作为那个后世人口中的汉武帝,他怎么不知道自己就外交原则问题还做过什么指示呢?
尚未曾等自己理出什么头绪来,便听到天幕突如其来的这么个神来一笔,顿时一口水呛在了喉咙口。
上一篇:想做侦探的江户川悟不是好咒术师
下一篇:恩人好无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