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236)
作者:吃吃汤圆呀
120元一斤的蕨麻猪的确要价不菲,但是蕨麻猪本身足够稀罕:放眼整个华国范围内你都找不到第二个替代品。
不是吗?野生散养、小众猪种、吃草药、来自无污染的神秘雪域,汇集了这四种特点的产品在全国黑猪市场里绝无第二。
再加上花不完本身的绿色有机金字招牌和奥运冠军的推荐以及运动员食谱的三项加成。
梨歌毫不怀疑蕨麻猪就是再翻上两倍价格都有人购买。
无他,华国的高端食材市场本身就是一片蓝海。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华国的高端食材市场却没有随着发展。
目前瓜分这块市场的仍旧是国外有机品牌和一些良莠不齐的国内品牌。
暂时还没有一个让人信服的品牌出现。
华国有钱人也没有太多选择,不是在进口超市买全进口果蔬,就是自己建个农场买点,再不就是高端菜蔬市场购买昂贵上食材。
昂贵是昂贵,但品质却不一定能保证。
花不完的蕨麻猪就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信誉值太高了!
上面提到的那些优点不说,它居然还可以24小时直播!
你问问市面上哪些有机品牌能做到24小时直播让消费者监督?
什么走地鸡、雪山融化矿泉水,哪样敢让消费者看看背后究竟?
因此有钱人在高端食材花费上也是花得稀里糊涂,钱是花出去了,但食材是不是广告里那个效果就两说了。
可花不完蕨麻猪现在就解决了你所有顾虑,只要愿意花120元一斤的价格,保证到手的就是雪山草场下吃蕨麻的干饭小猪。
因此这个价格一放出去,蕨麻猪还没运到城里就立刻被预订一空。
想通了这一点,梨歌不得不佩服石广当真是位商业奇才。也的确是自己商业经验不足,没有选择继续坚持。
商场如战场,常有人在距离石油一米处停止挖掘。要真的叱咤商场还需要再多试炼。
好在自己也赚到了一笔小钱,而且并没有赔钱,梨歌已经心满意足,慢慢来呗,她又不是小说里气运加身的龙傲天主角,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女大学生罢了。
买不起花不完蕨麻猪的普通消费者也不用着急,石广很快就给他们指了另一条路——去甘南买其他蕨麻猪。
反正蕨麻猪是一种品种,又不是只有花不完有。
因此当地的蕨麻猪销量也被带动着随之增长,石广又指点当地村民科学养殖、现代化管理,帮他们提高产量。
这些蕨麻猪虽然并没有花不完的品控做得那么好,但也是货真价实的蕨麻猪,因此在网络上也销售得很好。
本地的旅游业也跟着有了热度:也是人之常情嘛,听说那蕨麻猪生活在雪山草场间,当然都燃起了向往。
人们自来都有刻板印象,觉得甘地就一定是黄土和荒漠,却在直播里看到了潺潺溪水和近处草场远处雪山,大开眼界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新奇的旅游目的地。
川西、南疆有这些景观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却没想到在甘南还有这样的风景,因此都忍不住立刻出发。
石广终于达到了自己最初留下的目的:帮助当地村民致富。
村民们虽然学会了开客栈,但他们的管理水平与外面的商业社会实在不太匹配。
石广不得不出马教导他们。
拍宣传图片、在住宿软件上登记酒店信息、线上发布酒店和餐馆的宣传视频。
这点点滴滴都是要手把手教。
看着村民们致富,石广比自己致富还高兴。
他现在成了个大忙人,每天里不是忙着经营花不完蕨麻猪厂就是给当地村民出谋划策:开客栈、做线上宣传、卖蕨麻猪、上线网店、新媒体拍视频。
甚至石广还通过花不完蕨麻猪的客户群体,找到了两位愿意投资甘南旅游业的大佬,把他们引荐给了当地人。
不久后石广因为自己的突出贡献被选为当地的旅游推广大使,
他特意邀请花不完公司全体员工去参加自己的就就任典礼。
在任职礼上石广深情发言,感谢了一个人:
“我能有今天,全靠梨总!”
“当初电梯口,要不是梨总叫住了那个失望离去的中年人或许我现在早就放弃了,也就没有今天的成就。”
“是梨总,把我的项目先期没有入围公司投资时拿出自己的个人资金投资我,在我四处用钱时毫无二话鼎力支持,在失败后甚至帮我引进了公司资金……”
“可以说是梨总的善良、包容、慷慨、商业眼光成就了今日的花不完蕨麻猪,也就是梨总成就了我。”
“这一杯酒,敬梨总。”
第156章 勐海布朗族
前两个项目眼看着失败了, 梨歌把目光转向了第三个项目。
都说事不过三,总不至于第三个项目也失败吧?
第三个项目是勐海县一位布朗族姐姐的茶园项目。
梨歌在同意投资之前曾经仔细审核过这个项目。
勐海县境内可以说是茶树丛生,到处都有普洱茶的古茶园。可以说是久负盛名的华国普洱产区。
这位姐姐的茶园就在其中。
按道理说梨歌不应该投资这个项目, 但在看项目时梨歌好奇多问了几句:“普洱不是销量很好嘛,怎么还需要投资?”
对方面露苦涩:“普洱前些年炒作过了火, 现在一直不温不火。”
梨歌了然。
几年前华国曾兴起过一场普洱热,大量热钱曾涌入市场, 当时茶饼都被炒到天价。连梨歌这样的圈外人都知道普洱的大名。
全民炒作导致两年之内普洱产量翻倍,这就埋下了祸根:一般普洱讲究古树传承。一年之间哪里来那么多古树?
为了增大产量有些投资分子就给茶树下农药催生产量, 导致整个市场最后崩盘, 捎带连普洱的名声都搞臭了。
玉丹亦看见梨歌的神情, 抿抿唇, 再抬头已是目光坚定:“梨总,您给我一个机会。”
“我们的茶园有百年历史,老茶树更是从我外祖母玉乐就开始产茶,到我母亲巴娟玉乐、现在到我玉丹亦巴娟一共三代,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茶树就这么无人问津。”
那场普洱热潮过后,大茶厂绝不收购古茶树, 只能靠小众茶叶品牌。
可是小众品牌们黑心者居多,各个都把价钱往低里压。
而他们出售出去则是高价,一高一低以此盈利。
等赚到钱他们自然拍拍屁股走人, 再去寻下一个阵地。
玉丹亦既不愿意让那些不爱普洱茶的中间贩子赚走差价,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古茶树打上别人名字,因此她决定出来单干。
单干并不简单,玉丹亦不懂商场上那一套规矩, 一开始没少吃苦。
注册商标时先被骗,有人骗她收中介费就能做好一切。
可人家收了定金就跑人。
玉丹亦找县城工商部门工作的老同学才知道, 注册个体户和注册商标可以自己去办,根本没什么阻碍,也不需要什么中介。
可惜这笔钱就白白打了水漂。
后面她买遮凉棚时又被骗,现在都流行网购,她也试图从网上买大棚,但因为贪便宜挑选了一顶,结果到货后才发现本来计划屋子大的凉棚实际只有狗屋那么大,最后给狗睡了,还被村人嘲笑。
就这样玉丹亦巴娟一路跌跌撞撞,终于把自己的茶园支棱起来。
最近她听说有家花不完公司可以提供支持,因此迫不及待就出发,先是坐大巴去高铁站到景洪市里,再从市里坐飞机到了岷江市。
花不完公司是玉丹亦从未见过的华丽,但她始终相信自己的诚恳能够打动梨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