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115)
作者:吃吃汤圆呀
就看眼前这个桃粉色小香风墨镜女孩为例吧。
她走进了店门,环顾了一圈,还下意识扯紧了包带。
显然店内奢华的装修让她很不自信。
可是看到店内人各忙各的,她也渐渐放松了下来。
最后拿着一个西红柿,挑选了半天最佳拍照位,终于挑中了一块有侧灯打过来的花梨木书架旁。
随后捧起西红柿,欣喜、惊讶、嘟嘟嘴,一瞬间已经定格了三张照片。
这就完事了吧?
梨歌在心里默念:“别买别买。”
可那个女孩还是买下了那个西红柿。
店员给她打包,女孩又拎着包装好的西红柿又在货架跟前拍照。
等她拍完了几十张照片后,梨歌目送她出了店门。
斜对面的店是一家意大利小众品牌,也是新近的网红潮牌。
女孩照例在那家店拍了照片。
可是当店员上前来询问她时,她摇了摇头。
再观察了几个例子,都差不多。
梨歌忽然明白了。
口红效应!
她选取的这家奢侈品商场被誉为岷江市最贵的商场,
装修豪爽,里面挤满了奢侈品品牌。
除了本地的有钱人客户,还少不了本地的普通人和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拍照。
只不过拍照并不能让人真正有归属感。
在这种富丽堂皇的地方逛了好久走的时候两手空空心里难免失落。
可是买什么呢?
是一件三万的缪缪?还是一条十万的卡地亚项链?
就连一瓶最便宜的香水都要800块。
这时候花不完的农产品简直就是救星!
一根玉米只要1块钱!
比商场外面的露天小摊上都便宜!
那不得买一根?
买完一根后还有特意设计过的包装装好,
简约大气的包装出自国际知名设计师。
而且全部是环保包装,不会污染环境。
又有参与感,又不用花钱,那当然是人人都来花不完农产品店买东西了。
可是……
梨歌还有一点不明白,这楼里还有超市啊。
比起寂寂无名的花不完,人家才是出了名的贵价超市,小黄书一搜都说它是超市中的爱马仕。
那既然大家出于虚无缥缈的虚荣买农产品,
那为什么他们不买爱马仕超市的呢?
虽然贵一点,但买完拍照“超市中的爱马仕果然名不虚传,一瓶水都要30块钱。”
这不是也能装逼吗?
梨歌沉思着,忽然她的目光再次被店里吸引:
进来一位顾客,她像前面那个小香风女孩一样,在门口环顾四周,带着几分心虚。
可是没人搭理她。
店里的几个店员,梨歌还记得其中一位叫李招娣的,
明明她目光与顾客对视了,但她立刻硬生生转头去看旁边的橘子堆,
好家伙,真够生硬的。
李招娣或许是怕尴尬,假装自己在数橘子堆,甚至嘴里还数:“1,2,”
为了不跟顾客打招呼也是很拼演技了。
要是放在别的奢侈品店里,这样的导购要被开除的。
可是那位顾客神奇得放松下了肩头,走了进来。
店里也没好到哪里去,每位店员都尽可能低着头,不与顾客互动。
甚至为了避免被顾客传唤,各个眼里有活。
有人堆苹果堆,有人擦根本不脏的地,有人拿着柿子擦白霜,梨歌忍不住:“别擦了,那是天然形成的。”
她终于找到原因了:这家店不火才贵呢。
那么中档店呢?
第84章 中低档成功
中档商场里一开始的确没什么生意。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po出“国际知名设计师设计的花不完LOGO”产品,
花不完农产品的名声越来越出名。
也吸引了中产们的注意力。
中产嘛,
生活优裕似乎比无产者强一点,
可是认真论起来他们手里又没有任何产生持续稳定收益的资产,
从根子上透着虚。
这股虚,就让他们无比喜欢赶时髦。
各个都自诩弄潮儿,
从15年前的Juicy Couture,
到10年前的潘多拉,
再到5年前的始祖鸟,最近的lululemon。
可以说唯有这些物质才能给他们带来虚幻的满足感,
让他们确信自己的阶层并没有下降。
否则寒窗苦读职场厮杀多年,
回头一看自己离无产父母没什么区别,
那岂不是破大防?
因此花不完公司的农产品是必须要买。
这一买就发现不对。
怎么中档商场里的店比奢侈品商场里的分店还贵?
不应该啊。
按照中产对世界的理解, 应该是反过来吧?
就像奥特莱斯打折的GUCCI、蓝标巴宝莉、机场特供SK-II一样,
主打以低价低质来安抚中产那颗努力融入上层社会的心。
但花不完怎么反其道而行之?
农产品店里的员工倒丝毫没有奢品柜姐的傲慢,
认真答疑:
“因为我们在这些店里出售的是有机产品,那些店里只是普通产品。品质不同所以价格不同。”
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简简单单的回答戳中了中产们的心。
“品质”与《格调》一书一样,
是中产的座右铭。
再说奢侈品商场都没有这家店贵!
看来店家也知道浮华的奢侈品并不是生活,
只有踏实过日子的小资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中坚力量,
他们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认真买了农产品才发现花不完有机蔬菜并不是个简单的噱头。
苹果多汁、水芹甘甜、柑橘清香,
每样都与同质化超市里的工业货不同。
原来人家贵有贵的道理!
再说中产们很关心自己的健康,
毕竟身体是他们的唯一资本,
因此格外青睐打着“有机绿色”标志的农产品。
这时候想起前段时间“价格挑战”的恶搞活动,顿时后悔:
早知道就趁着那时没人识货时多买了点!
现在还要排队。
但排队的人越多中产越愿意买,
就像喜茶和鲍师傅一样,
排队代表了众人和自己品味的一致,
这让浮萍般的中产稍微心安。
梨歌在知道真想后再次石化:
眼前是排着长队的顾客,她毫不怀疑他们能给把店搬空。
她试探着问队里一位大哥:
“听说奢侈品商场里也有店, 还比这家便宜,您怎么不考虑去那儿呢?”
“那便宜,东西也不好,也就糊弄有钱人。”
大哥满不在乎。
好家伙。
梨歌倒吸了口气。
劝都劝不走?
现在唯一值得信任的也就是低档店了。
梨歌亲自去询问过低档店路过的大妈大爷们。
可只是开了头,
他们立刻敬谢不敏:“不用,不用谢谢。”
还有人脾气大些:“小心我找片儿警。”
好吧,
一看花不完的高档装修他们天然产生了距离感,
就更不用提进店了。
梨歌被怼得挺满意,
这是此时唯一让她信任的店了。
再帮个大妈搬东西获得了她信任后套话。
大妈才说:“太贵了,那家伙,一个苹果19,谁舍得啊?”
梨歌暗喜。
她当初没有猜错。
低档店的潜在顾客群体都是大妈大爷,
因此对价钱很敏感,
所以只逛不买,就算买也就只能买当时打折款。
因此销量始终维持一个很低的位置。
那网店呢?
线上购买没法满足打卡拍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