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番外(50)
作者:兰拓
但,他妈说的也没错,以前不挣钱,不代表以后也不挣钱。
最起码,今年,他确实靠这些桃树,一个月就挣了二十多万。
而且后面还有别的钱可以挣。
九姑婆让他利用这片已经长成的桃树林,发展林下经济。
种在桃树下面的无公害半野生蔬菜,收成之后,可以小赚一笔。
种在山坡地上的山地辣椒,运气好,辣椒产量不错的话,也能赚个几万块钱。
还有即将采收的桃胶,今年在桃树下面培育的茶树苗……
这么一想,要不就再拼一次?
被爸妈抓着来了一次“男女混合双打”,大概是把脑子里的积水给打出来了,这天晚上,章家义花了一整晚的时间,重新合算了一下扩大生产的投入和产出。
听钱丽丽说,现在去村里报名申请“青年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计划”,还能享受到两年的土地租金返还政策。
红星乡属于刚脱贫的重点帮扶乡镇,按照市里的相关政策,脱贫后,五年之内,依然能享受“四不摘”政策扶持。
所谓的“四不摘”,指的是经过扶贫攻坚后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之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也要坚持“不摘责任、不摘帮扶、不摘监管”,防止再次返贫。
所以,他现在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话,除了租金返还政策之外,还能继续申请两年的低息创业贷款、部分税费减免,以及用水、用电、农机等方面的优惠补贴。
这样算下来,今年赚的这二十多万,再找村里租一块小一点的山地,再种个五六百棵桃树,如果还能像今年这样,不愁销售,只要熬过了最开始的两年,第三年开始,这片新栽种的桃树,就能给家里源源不断地赚钱了。
而且,按照九姑婆说的,前两年桃树还没长成的时候,他完全可以把树栽下去就不管了,利用小树苗的间隙,大力发展桃林“套种”。
在桃树的间隙,种上本地特色的老品种辣椒,或者洋芋、红薯之类的。
辣椒就不用说了,山地辣椒管理得当的话,亩产至少能达到三千斤,种上十几亩山地辣椒,去掉成本,每年的利润至少能有五万块钱。
有了这五万块钱,就足够支撑这些桃树苗每年的养护开支了。
剩下的地方可以种上洋芋和红薯,这两样农作物都不怎么挑地儿,而且秧苗不高,只要在桃树中间单独起垄,不但能让洋芋和红薯得到足够的光照,提高产量,而且还能让桃林下面少长点杂草。
等到过两年,桃树长大了,桃林下面光照不足,就可以把红薯和洋芋,换成高产绿肥植物,比如说苜蓿。
苜蓿每年可以采收3~5次,割下来的苜蓿草,可以作为饲料,卖给那些养牛、养羊、养兔、养猪、养鹅的养殖户,在桃树下面套种绿肥作物,也能增加土壤肥力,让桃树长得更好。
如果他买的是种植苗的话,黄桃树种下去,两年就能挂果,第三年开始就能进入盛果期了。
这样算下来,前面两年他可以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弥补果园的亏空,到了第三年,果树开始大批量挂果之后,就是收回成本、开始赚钱的时候了。
算完账之后,章家义彻底睡不着了。
他从小就很有生意头脑,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攒下了几十万的本钱,回老家种桃树了。
只是前些年市场大环境不好,种果树没挣到钱,老婆也跑了,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他对创业这件事情,也没有了以前的激情。
可现在,九姑婆却用真金白银的利润,让他突然发现,原来,只要撑过最艰难的创业初期,熬到桃树进入盛果期,他真的可以翻身!
第二天早上,刚吃完早饭,看着时间差不多了,章家义骑着小电驴就直奔村委会,找堂哥章家兴。
他要再租五十亩山地!
“你还想种桃?”章家兴好奇道。
章家义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抹自信的笑容:“桃树还是要重的,不过这次,我打算再套种点别的。”
昨晚算完账之后,他实在睡不着,忍不住找之前回老家创业的时候,认识的一个扶贫办的老师咨询了几个问题。
没想到都那么晚了,老师居然还没睡,听说他想扩大种植规模,老师也挺为他高兴的,不过,在桃林的套种农作物品种上,老师给他的建议是:
要注意市场的差异化竞争,最好不要种植那些市面上种植比较多的品种,比如说红薯和洋芋,这两样东西,县里所有乡镇都有大规模种植的,说实话,挣的就是个辛苦钱。
老师建议他尝试引种食用薄荷和大叶紫苏。
这两样药食同源的农作物,目前的市场前景非常好。
主要是现代人都注重健康养生,大叶紫苏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富含十几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等,被营养师们戏称为“天然营养库”,以前紫苏这种食材,主要是一些餐饮企业在采购使用。
但现在,据说很多普通老百姓,也开始经常食用新鲜紫苏了。
和紫苏相比,可食用的薄荷,用途和市场前景就更广了。
据说目前市面上,光是可食用、具有规模栽培价值的薄荷,就有好几个品种。
之前和章家义结对帮扶的扶贫指导老师,给章家义推荐的是一种叫做“苹果薄荷”的品种,这种薄荷天然带着苹果的甜香味,不仅能放在各种沙拉里生吃,还可以煎、烤、炖、蒸,烘干后的薄荷叶,还能拿来泡茶,磨成粉之后可以做成薄荷冻……
可以说是经济效益非常好的林下经济作物了。
最重要的是,这两种农作物都是可以反复采收的,只要科学管理,对土壤水肥的要求,也没有其他农作物那么苛刻。
指导老师告诉章家义,之前他们去西北参观过一个紫苏种植基地。
那里原先是一片沙土旱地,据说连耐旱的玉米和芝麻都种不出来,产量低得令人发指。
后来,当地在对口帮扶的高校指导下,引种了高产耐旱的“陇苏2号”食用紫苏,亩均收益最高的能达到五千元!
去掉成本,一亩地的纯利润接近三千元,按照当地人均耕地计算,一户人家四口人,光靠种植紫苏,一年就能赚到三、四万块钱。
而在这之前,当地人均年收入,只有不到一千元。
这位指导老师之前曾经到章家村实地考察过,他建议章家义也可以尝试引种这个“陇苏2号”,他正好有认识的团队在推广这个品种,可以帮章家义联系引种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帮章家义申请到团队合作项目!
也就是说,只要章家义的林下紫苏种植项目,能成为团队的合作项目,就能免费得到农科院专家们的技术指导,还有更优质的紫苏良种。
不过,到底能不能种,种出来能不能卖得掉,章家义还是想自己去考察一下市场。
在村里办完租地的手续之后,接下来还要等公示,章家义拿了租地的意向合同,跑去找章启慧。
巧了,章启慧也正好到村里拿快递。
他们村的快递,都是统一送到村长家的小卖部,收件人接到电话,再自己去小卖部取件。
每次取件,小卖部要收一块钱的保管费,年轻人虽然经常吐槽,毕竟在城里打工的时候,收快递根本就不要额外给什么保管费,除非是放在快递柜里超时了。
可村里的老一辈却接受良好,觉得这一块钱还挺划算的。
因为以前快递还到不了村里的时候,在外地打工的子女,要是给家里寄点东西,就要先把东西寄到县城,再找人帮忙取件、送到客运班车上托运到村里,要搭上人情不说,托运费都要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