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同人]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81)

作者:撑伞躲猫猫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在少女细微的观察里,花儿正带着饱满的露珠,而自己因为刚刚运动,细汗浸湿了薄薄的罗衣,此刻的自己就像那较弱的花朵带着露珠一般动人。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是生动的、鲜活的,见到忽然闯入的客人来不及登上鞋袜,匆忙回避时袜子掉落金钗坠下,原本是稍显狼狈的画面,却被她写的滑稽可爱,处处是少女的跳脱。但这首词的下两句才更是点睛之笔。】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原本带着娇羞离开,偏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只能倚门偷偷地看上一眼,被发现时又迅速将视线移开,装作去闻青梅的香气。一时之间,少女的娇羞、含蓄、好奇、故作遮掩各种情绪跃然纸上,堪称是李清照闺阁情态的真实写照。】

受大环境影响,汴京城凡是富贵人家的女儿都是要从小读书认字的。此刻闺中的小姐们看到了这首妙语连珠的小词,不禁打心里佩服这位素未蒙面的女子。

“不愧是才女!”司马光家,一凭栏少女拍手称叹。

然而程颢家却是另一番景象。

程大人眉头紧皱,手背在身后,烦躁地在厅堂内踱来踱去,皱眉看向底下的一众女眷。

“天幕上这女子,行为放浪,不顾礼义廉耻,所作诗文露骨下流,你们万不能效仿,知道吗?”

程家的女儿们嗫嚅着称是,心中却并不认同父亲这套说法:害,如果她们也有一个像天幕上李大人那样开明的父亲就好了!

天幕上,李格非和赵明诚几番交谈下来,心中对这个年轻人多有赞赏,一来二去,欢欢喜喜地答应了赵家的提亲。

门当户对,志趣相投,李清照告别了无忧无虑的闺阁生涯,满心欢喜地享受着新婚的甜蜜。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这种拉着丈夫非要他说一说花好看还是自己好看的事,乍一看真不像我们清高傲物的才女干出来的,可李清照之所以是李清照,便是她从来不会在诗词里伪装自己,新婚燕尔,由一枝花萌生许多小女儿情态,足以证明那个时候的李清照是真心喜欢和珍惜这段婚姻的。】

【123:这个男人,有些不值得......】

【丐帮帮主:他确实配不上李清照,不过宋朝也没几个配得上她的哈哈!】

天幕外,李格非嚯地一下站起,他就说吧!他就说这姓赵的小子有问题!

【在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不久,宋哲宗亲政,这意味着属于元祐大臣的好日子也走到头了。在李清照十九岁这年,朝中划定了“元祐党人碑”,苏轼的名字赫然在列,李格非作为苏轼的学生,自然也不会被排除在外。】

天幕外,两个学生惊讶地看向自己老师。

苏轼老神在在,拿叉子拨了拨茶炉中的炭火,叹息道:“朝中近来波诡云谲,你争我斗从未停歇,官家自己也对目前朝局诸多不满,我等被排挤出朝堂之外这不是迟早的嘛!看开点,还有将近二十年呢,到时候有没有老师我都不好说!”

李格非、秦观:......

天幕上,元祐党人被革职降罪,李清照的公公赵挺之却是一路高升,位居尚书右丞。

时下对女子多有要求,譬如新妇嫁人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是不能与公公说话的,李清照情急之下顾不得这些繁文缛节,直接闯入赵挺之的书房请求他救一救自己的父亲。

然而赵挺之却态度冷漠,话里话外都是李清照既然已经嫁作赵家妇,就应当一切为赵家的前途着想,至于元祐奸臣,赵家决计不会冒着忤逆圣意的风险去替他们说话的。

李清照冷笑:“堂堂副相,竟称呼自己的亲家为奸臣,实在是闻所未闻。”

朝中规定,凡是元祐党人的子女皆不得留在京城,李清照收拾了包裹跟从自己父母一道离开。

离开前,她给不近人情的公公留了一首诗:“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

别看您现在权势滔天炙手可热,但我越看越觉得心寒。权力自古害人,遇到亲友我都要尽力帮扶的,何况是父子亲情?

【这个时候的赵明诚也在京中做官,其实这时他懦弱的性格已经体现出来了,且不论他到底有没有替岳父说话,但李清照跟着父母离开汴京的时候,赵明诚是在升官的......】

然而天幕上的李清照显然还是对丈夫依依不舍。

李格非的处境在同僚中还算不错,可以回到山东老家居住。

回到幼时闺阁,李清照却全然没有了当初无忧无虑泛舟溪亭的心境。

同类小说推荐: